- 1、本文档共1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学习内容 一、激励的基本概念 二、激励理论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3.奥德弗的ERG理论4.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1.期望效价论2.公平理论3.波特尔和劳勒的激励过程模式 (三)行为改造型励理论 三、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第一节 激励的基本概念 一、需要 需要是指个体由于某种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少或不足而引起的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是由于缺乏某种生理或心理因素而产生的需求反映,是个体自身或外部的客观要求在大脑中的反映,常以“缺乏感”被体验到。 需要的特点 1、对象性; 2、物质生产性; 3、丰富性; 4、周期性; 5、层次性; 6、主导性; 7、紧张性和驱动性; 8、发展性。 二、动机 动机的概念:心理学上把能激发人的行为并引起行动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愿望、理想、信念等主观心理因素统称为动机。 人的行为可以分为动机性行为和非动机性行为。 动机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并非任何需要都会转化为动机 需要是行为产生的最终原因,而动机是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非常复杂,两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1)同样的动机,会造成不同的行为; (2)相同的行为,也可能源自不同的动机; (3)个体的某一种行为,可能受到多种动机的共同支配; (4)作出同一行为的人,可因其不同的动机而获得不同的社会评价; (5)合理、合法的动机可能会引起不合理甚至是错误或者不合法的行为; (6)外表合理、合法的行为可能源自于错误的甚至是不合法的动机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种内在的动力,朝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活动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积极性的过程。 激励的功能 工作绩效=f(能力×激励) 激励理论的分类 第一类:内容型激励理论(Content theory) 这是研究需要这个激励的基础理论,它着重对激励的原因与引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奥德弗的ERG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 第二类:过程型激励理论(Process Theory) 这是着重研究动机的形成和行为目标的选择,即激励过程的理论。主要有期望效价论、公平论、波特尔和劳勒的激励过程模式和综合激励模式等。 第三类: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Behavior Modification theory) 内容型激励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奥德弗的ERG理论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 马斯洛简介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 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1926年入康乃尔大学,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心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1951年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1969年离任,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转到布兰代斯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开始对健康人格或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两个杂志的首任编辑。 马斯洛最伟大的贡献是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创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派,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并第一次把“自我实现的人”和“人类潜力”的概念引入了心理学的范畴。他开创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构建了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论,促进了以人为中心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的理论有两个基本观点,人人都是有需要的,只有没有满足的需要才能产生动机,满足的需要是不能形成动机的;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把人的需要划分为如图的五个层次。 (1)生理需要 指为了生存而对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条件产生需要。如由于饥渴冷暖而对吃、穿、住产生需要,它保证一个人作为生物体而存活下来。 (2)安全需要 指维护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需要。如为了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而对防盗设备、保安用品、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产生需要;为了维护健康而对医药和保健用品产生需要等。 (3)社会需要 指参与社会交往,取得社会承认和归属感的需要。在这种需要的推动下,人们会设法增进与他人的感情交流和建立各种社会联系。消费行为必然会反映这种需要,如为了参加社交活动和取得社会承认而对得体的服装和用品产生需要;为了获得友谊而对礼品产生需要等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pt VIP
- 回话有招高情商回话术书本.doc VIP
- 【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品课件.ppt VIP
- 沪教8AUnit6Ancientstories more practice-The story of 100,000 arrows 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
- 小学《科学》新教材培训研讨会:技术与工程领域总体介绍.pptx
- 2024年中考英语复习 并列复合句 讲义学案(解析版).pdf VIP
- 血常规结果解释ppt课件.pptx VIP
- 第16课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中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第二册.pptx VIP
- 软件工程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x
- 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解读.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