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化学学科教育转型研究思考.docVIP

新时期化学学科教育转型研究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时期化学学科教育转型研究思考

新时期化学学科教育转型研究的思考   摘要:本文就化学学科教育研究的方法论、高师院校化学学科教育的发展、化学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和师范生素质提升等多个方面阐述了新时期化学学科教育转型的任务,结合实际探讨了转型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化学学科教育;转型;化学教学论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11-0001-04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化学学科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带给人类物质文明,同时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精神财富。长期的实践证明,化学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上,化学教育自诞生之日起,人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化学课程与学生发展的关系,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这无疑是化学教育研究的一笔宝贵财富。而更重要的是,这百多年来的历程还清楚告诉我们:化学学科的探索无止境,化学教育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方显其强势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教育价值。   21世纪初,科技飞速发展,社会瞬息万变,中国的教育已步入崭新的历史时期。传统的化学学科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的猛烈冲击下,显得风雨飘摇。何去何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时代的转型,逼迫我们思考一系列无法回避的问题:化学学科教育怎样继往开来、持续发展?化学教育研究方法论和研究重点有何变化?如何有效地促进新时期高等师范院校的化学教师教育?笔者结合多年的思考和实践,就此大胆尝试作一些理论探索,以求教同仁。      1 坚持“源于中国问题,提炼中国特色,达成国际共识”的指导思想      将近一个半世纪化学教育的发展,它有力支持了中国科学人才的培养和经济腾飞。然而,回望我国化学教育的轨迹,在自其诞生后近百年间深受国外的影响,尤其“学习日本,借鉴欧美,照搬苏联”,尚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有所改观。然而,历史与现实均表明,学习国外的东西固然重要,但只有从本国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教育及研究之路,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理由很简单,教育的对象是一定区域、一定背景???的个体,它往往与独特的环境、文化、历史、民族、国度等因素紧密联系。各国的教育情形不同,所面临的问题迥异,解决的方式方法有别。建国近60年来,中国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教学体系,形成了自身的经验和问题。若不立足实际,针对自身的矛盾问题展开探讨,形成自己的特色,只是简单地迁移、模仿或套用国外的东西,必然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我国化学教育的这片沃土上,中国化学教师长达50多年的实践,孕育着丰富的化学教学知识和教学思想,催生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化学教学模式,如“化学程序启发式教学法”、“化学单元结构教学法”以及“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验启迪科学思维”等理念,留给今天许多厚实的教学法“土壤”和新的研究课题。这些带有中国“烙印”的化学教学经验应由中国学者去挖掘,并运用国际认同的研究方法探索其微观机制,揭示其因果关系,在方法论层次上提炼成果并介绍给国外同行。这是一项颇具现实意义、但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去深入研究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国外有学者从关注中国的基础教育转而对我们的科学教育抱有极大的兴趣,我们并不反对外国学者来研究中国的科学教育,但自己袖手旁观、却只移植外来“理论”的现象是值得反思的。当然,继承和探索中国化学学科教育的优良传统,必须借鉴国外科学教育研究的经验和发展规律,特别是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积极探索化学学科学习的认知规律和教学策略,赋予经验成果一定的理论形态,运用统计方法使教学成果在最小成本前提下实现最大程度的“可重现”。因此,我们提倡,化学教育研究应在基于“源于中国问题”的同时,形成“提炼中国特色”、“达成国际共识”的研究优势。      2 化学教育研究应为一般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依据,两者相辅相成      化学学科教育的转型,必须理清它与教育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否则在实践中容易导致形而上学等不良倾向。曾有人认为,化学学科教育是从一般教育学“自上而下”演绎出来的,因此“教育学理论+化学例子”一度成为化学教育著作的“集成”方式,将一般教育的原理或命题直接迁移到化学教育实践中,将一般教育理论与化学教育特例简单地对等起来,以最“简约”的方式构建化学教育的“理论体系”,这种过度“依赖”教育理论来解释学科教育的行为导致化学教育研究走入歧途。另一种倾向是,大学生只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即可承担教学工作,教育学知识可有可无。也有人将高师化学教育的任务理解为“教材分析”和“实验操作”,试图完全摆脱教育学理论而自成体系。我们认为,上述认识都有偏颇。   实际上,教育学理论在宏观层面上提出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教学的一般原则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