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几种现象
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的几种现象
摘 要: 汉字从产生到现在已有近五千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自源文字之一。在如此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汉字不论是字体还是字形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对汉字形体演变中的简化、繁化、音化、分化、讹混、合并这几种现象作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 汉字 形体 演变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和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三大自源文字,在这三大古文字中,汉字是唯一至今仍在使用的文字。汉字从产生到现在已有近五千年的历史①,一般我们将汉字发展的历史分为古文字阶段和隶楷文字阶段。汉字在如此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不论是字体还是字形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试对汉字形体演变中的几种现象作简单的介绍。
一、简化
简化是汉字发展过程中最为常见也最为重要的一种现象,其最主要目的是为了书写方便。新中国成立后,鉴于汉字笔画繁多、书写辨识不易,给教育普及带来不便的情况,我国于1956年1月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5月又出版了《简化字总表》。我们目前所使用的简化字大多都是历史上已有的文字,很多都属于俗字(俗字是针对历代政府所规定的正字而言的)。李乐毅先生《简化字源》将《简化字总表》中的521个字头的“始见”年代作了统计:其中来自先秦的占13.05%,秦汉占18.43%,三国两晋南北朝占6.14%,隋唐五代占5.57%,宋辽金元占15.93%,明清太平天国占10.17%,民国占11.52%,解放区和建国后占19.96%②。由此可见,我们现在使用的简化字是历史不同时期积淀的产物。
关于汉字简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截取原字一部分代替原字。如?―声、?―广、?―与、?―丽、?―妇、?―夺、?―奋、?―亏、?―亩、?―隶等。
(2)删除多余和重复的偏旁。如?―累、?―竞等。
(3)用形体简单的偏旁替换形体复杂的偏旁,如?―庙、?―猪、?―舰、?―态、?―跃等。
(4)简存轮廓。如?―龟、?―马、?―见等。
(5)省形省声。如“条”的繁体“?”本从木,攸声,木是意符,攸是声符,简化字将其声符省略了一部??,这是省声;而“星”的繁体“?”本是从晶,生声,晶是形符,生是声符,简化时将其形符省略了一部分,这是省形。
(6)并划简化。如?、?、?、?字所从的“?”在简化时就将其笔画合并,写作“戋”。
(7)草书楷化。这是指有些汉字草书时写得比较简单,后来按这种草书字形写成楷书,也变得简单,如?―头、?―长、?―为、?―专、?―尧、?―仓、?―车等。
(8)记号代替。现代很多偏旁从又的字,其中的“又”多是记号。如鸡、艰、难、叹、汉、劝、权、观、对、邓、凤等字,其繁体分别作?、?、?、?、?、?、?、?、?、?、?,这些字在简化时硬性规定将其中的一些偏旁写成了“又”。此外,如?―区、?―风、?―冈;?―还、?―环、?―怀、?―坏等都属于记号代替。
二、繁化
繁化是指对文字形体的增繁。在早期文字中,文字形体书写不是很固定,多一笔少一笔现象较为普遍,有时习惯加一些装饰的符号,这在战国文字中极为常见。何琳仪先生在《战国文字通论》中曾对战国文字的增繁现象进行总结,分为增繁同形偏旁(主要是重迭一些形体、偏旁或笔划)、增繁无义偏旁(如加土、厂、宀、户、立、口、又等)、增繁标义偏旁、增繁标音偏旁等几种类型③。
对文字形体进行增繁有些是为了追求文字的美观;有些可能只是一种习惯,并无多少意义可谈;有些则是为了区分不同的词。其中最后一目的最值得重视,这是文字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现象。语言中的文字较为有限,而词的数量却多得多,词与文字很难做到一一对应,故会出现一字对应多词的现象,这在文字的早期阶段更是如此。通过繁化文字的方式可以减轻一字对应多种词义的现象,其可分为以下几类。
1?郾利用繁化文字来表达字的本义。如“然”字本来下面的四点表示火,其本义就表示燃烧之义,但因后来经常假借来表示其他意思,于是在原字形基础上又增加一个火,写成“燃”来表示其本义。又如“它”,其本义就是蛇,因其经常假借表示其他意义,于是又添加偏旁写成“蛇”来表示其本义。类似的例子还有北―背、州―洲、县―悬、正―征等。
2?郾利用繁化文字表达字的引申义。“取”的字形可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内容:古代战争时规定战士需将自己所杀死敌人的耳朵割下,以便最后论功奖赏,“取”字便以手取耳来表示“获取、获得”之义。后来“取”字又引申出“娶妻”之义,于是在原“取”字字形基础上添加“女”造了“娶”字来表示。又如“解”,本义应为解开、分解,后来引申出表示“松懈”之义,于是又造了“懈”字来表示。类似例子还有景―影、坐―座、竟―境、反―返、见―现等。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