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1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第13课 西汉的兴盛 秦时明月汉时关 滚滚黄河蓝蓝的天壮士铁马将军剑 旌旗半卷出长安女儿柔肠男儿胆 滔滔热血汗衣冠 大漠无垠江湖远 暴雨惊雷亦如磐美人泪 杯中酒 天下任 丈夫肩风潇潇 路漫漫 情切切 意绵绵生死盟 山河恋 君与臣 恩与怨何必回头伤往事 且把风流唱少年万里江山千均担 守业更比创业难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西汉的建立 建国时间:公元前202年 建国者:汉高祖 刘邦 都城: 长安 史称“西汉” 刘邦,沛县人,秦时任亭长。善于网罗人才,包括社会下层有才能的人。 称帝后,论功定封,形成“布衣将相”的局面。 “文景之治” 休养生息政策的提出 汉初为什么要实行修养生息政策? 请大家讨论! 1、秦始皇的残暴统治,加之连年的战争,社会生产遭到破坏。西汉初期出现了社会经济凋敝、人口介绍粮食奇缺的残破景象。 2、汉朝统治者出身于社会底层,能够切身感受百姓疾苦,注意吸取秦亡教训。 【陆贾,写《新语》一书,提出了行仁义、重教化,力求给百姓一个安静环境的主张。】 ——汉初施政重要依据 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 文帝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修养生息政策,奉行安民为本的方针,创造安定局面,进一步发展生产。 文景之治的内容: 1、减免赋税。景帝规定按收获物的 1/30征收田租。 2、减轻刑罚。文帝废除了一些摧 残身体的酷刑。 3、为减少国家财政支出,文帝提 倡节俭。 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治清明, 出现人给家足、国家富裕的繁荣景象。 汉武帝巩固 “大一统”王朝 韩信 在楚汉战争后期,为了战胜项羽,刘邦封韩信、彭越、英布等大将为“异姓王”。西汉建立后,刘邦陆续将“异姓王”铲除。 汉初三大名将 英布 彭越 刘邦陆续铲除“异姓王”后,又分封刘姓子弟为王,让他们到各地建立王国,历史上称为“同姓王”。 刘邦分封同姓王的目的,是想依靠血缘和亲情来巩固汉王朝的统治。起初,各王国服从中央的管辖和安排,后来随着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提高,开始不服从中央控制。 西汉初期“同姓王”分封 汉景帝刘启 汉景帝时期,王国问题十分严重。为维护国家统一,根据大臣晁[cháo]错建议,采取一些措施削弱王国势力,但出现诸王反叛的“七王之乱”,王国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晁错 (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汉书·主父偃传》 武帝施主父(主父偃)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chù zhì],而藩国自析。自此以来,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皇子始立者,大国不过十余城……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汉书·诸侯王表》 汉武帝(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即位以后,根据臣下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要求诸王把封地再分给自己的子弟建立侯国。这样层层分封使王国的力量被分散削弱,加上其他一些措施,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推恩令的效果 诸侯国(父) 实行推恩令前 诸侯国 (嫡长子) 实行推恩令后 诸侯国(父) 长子 次子 三子 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汉武帝把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州部设刺史,代表中央监督地方高级官员和豪强等。 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登基后不久就下诏求贤,让各地推荐博学多才、有治国经世之能的人。很快,著名的儒家学者董仲舒等被举荐上来。 汉武帝时,国家已从极度贫弱中恢复过来,代之而起的是旨在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大变革。相应的,在文化上,原来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已不再需要。因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是这样一个时代的产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