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防治水及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有关方法与建议.ppt

矿井防治水及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有关方法与建议.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井防治水及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有关方法与建议

* * * * * * * * * * * * * * * * * * * * * * 2、下一步技术工作建议 1) 钻窝布置先疏后密。一批钻窝中的钻孔施工结束后,根据水动态观测资料分析或进行简易放水试验,再有针对性的加密。 2) 进一步提高固管止水质量,杜绝管壁或岩壁跑水,确保孔口管的承压控水能力。孔口管下置时丝扣必须上紧并加笆点焊,以使套管居中并增大与岩壁的粘固力,防止渗水、脱扣。由于水泥浆易析水沉殿而不能百分之百结石,管外壁易存空隙,因此宜采用速凝早强和高结石率浆液,必要时进行壁外反循环二次注浆。对岩层原生裂隙和采掘松动裂隙,可在固管前用孔口止浆塞注浆封堵加固。 。 3) 针对灰岩含水层的高水压、非均质和各向异性等特点,采取放水巷钻窝与石门钻窝相结合,浅孔和与长深孔相结合和多方位布孔的方法,控制密度大、范围广,不仅增大出水机率和出水量,同时又可探查灰岩非均值性形成的有局部富水隐患的盲区。 但长深孔的方位、倾角不能控制,存在着穿入它层灰岩和误进未查清条件地段的可能,宜适当控制孔深。 4) 放水试验应根据条件和需要,采用正式和筒易放水、单钻窝孔和多钻窝孔放水、大区段和大区段内分块段放水、单阶段和多阶段放水以及恢复试验等不同方法,必要时采用碘化钾等试剂进行示踪即连通试验。 四、疑似地质异常体探测 岩溶陷落带(柱)作为一种强导水通道造成突水淹井,巳成为近30多年来我国煤矿最严重的灾害之一。自1996年3月皖北煤电集团任楼矿发生岩溶陷落柱突水淹井后,淮南潘谢新区于2002年后进行的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有12个地质异常体,谢桥矿东二采区13118工作面、潘三矿西一采区12318工作面实见发育到8煤顶板的陷落柱。 为利于搞好下一步地质异常体探查,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1、以地质异常体范围为主体探测范围,沿地层走向在异常体中心、近边、边外附近布孔,沿地层倾向亦可适当布孔。 按先内后外的顺序施工。先期探测资料确认不是岩溶陷落柱,后期钻孔不再施工。 2、以煤系为主要目的层,太原组为延深目的层。确认为岩溶陷落柱后再适当延深,探测岩溶陷落柱基底和奥灰、寒灰的岩溶及富水性。探测孔要取芯。对于取芯难度大的钻孔,应采取措施取芯,尤其是主要煤层和地层界面段的取芯。 3 、专题攻关进行补探 谢桥、潘三矿两个井下实见陷落柱中心的地面探测孔均因漏水、垮孔处理无效在8煤顶底板提前终孔。 岩溶陷落柱和煤层采后冒落带顶段都能出现钻孔漏水、垮孔,因此宜进行地面补探以进一步确认,并探测8煤以下的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和主要煤岩层的垂直陷距。由于成孔难度大,建议列为专题进行技术攻关。 4、有关水文物探 1)任何地球物理方法都有应用的物性前提条件,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地质环境也会限定某些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的应用范围。 2)物探有多解性。 3)地面水文物探,宜根据探测区条件和探测目的选择物探方法。物探单位应熟悉和不断深化对测区环境及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采用适合于测区环境及条件的探测工艺。物探资料的地质解释与解释人员的认知程度有关,资料解释的过程也是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应加强与生产单位的沟通,及时了解钻探验证资料,实现多种信息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解释,提高探测和解释水平。 五、矿井防治水有关建议 1、灰岩水 老区 1)淮南矿区老区,灰岩水疏放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谢二、谢三、毕家岗、孔集等被合并矿井原有的疏放水孔仍在出水。必须保持出水通畅并通过灰岩水量或水位动态观测来监测排水通畅情况,以防堵塞积水形成隐患。 2)李一矿封井撤泵停排水后,原井下约90 m3/h左右的灰岩涌水将逐渐淹没井下空间,形成水位不断回升的地下储水体,对相邻大小矿井造成新的充水威胁,应引起警惕和注意。 新区 1)灰岩含水层并不以矿井边界为水文地质边界,控水构造可能造成不同矿井或区段同属一个水文地质单元。例如位于潘集背斜北翼的潘北矿-490m水平西翼C3Ⅰ组灰岩放水孔出水,造成间距1700m的潘集背斜南翼的潘三矿地面太灰、奥灰和寒灰观测孔水位快速反映并非稳定下降。 因此,灰岩防治水要统筹兼顾,根据不同的条件,采用分矿防治或分矿防治与水文地质单元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2)选择个别连通性好的井下或地面孔,进行试验注浆并观测封堵导水通道的效果。取得成效后再扩大注浆,以减少底部太灰和奥灰的补给量,增大C3Ⅰ组灰岩疏水降压效果。 3) C31层灰岩放水巷过导水或弱导水断层段,应加密钻孔对C3Ⅰ组灰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