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案例实例.ppt
14、(2012年江苏历史,1)“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 A 15、(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 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D 第10课 王羲之行书作品《兰亭序》 清明上河图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㈠汉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 1、起源: 6000多年前的象形文字,“文字图画”。 2、成熟: 商代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文字,汉字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 3、统一: 秦朝统一, “书同文”,小篆为官方统一文字(秦后期使用隶书) 4、发展脉络: 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5、演变总趋势: 由繁到简 『思考』:世界上很多最古老的文字都失传了,而中国汉字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而且一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为什么呢? 政治上: 经济上: 汉字本身: 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 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经济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 的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篆 小篆 甲骨文 隶书 楷书 1.(07上海)结合下图信息,“文字图画”的准确含义是 A. 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 演变成为汉字 B. 因为“书画同源”,故汉字可以用图画出来 C. 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 D. 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C 2.(09广东)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A B C D 3、(09山东)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下列左侧是繁体“书”字,其活字应该是 D D 2008北京奥运会上活字印刷术的再现 【课程标准】 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概述汉字和绘画起源及其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并说明其艺术成就。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中国古代科技 四大发明、影响(对中国、对世界) 数学:《九章算术》、十进位置制、珠算 天文学:最早的天文记录、《石氏星表》、浑仪 历法:夏小历、《授时历》 医学:《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 农学:四大农书 中国古代文学 先秦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通俗化平民化 领 先 于 世 界 中国古代艺术 汉字书法 汉字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书法:楷书、草书、行书(特征) 绘画 写实:风俗、人物画等 写意:山水、花鸟、文人画等 戏曲 元杂剧——明传奇——清京剧 反映社会风俗、文人精神意境 第8课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科技成就) “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 “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英国学者李约瑟 一、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明代以前)的原因 政治: 经济: 政策: 教育: 主观因素: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府的重视(良好的社会环境) 农耕经济繁荣(物质保障) 国内民族间交流和对外交往的发展(吸收来自外部的先进成果发展自身);政府出于巩固统治需要对科技的重视、支持。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古代科学家的个人努力和不懈探索(积累丰富的生产经验) 二、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表现 (一)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 影响 外传 发明过程 项目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12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西汉:植物纤维纸 东汉:“蔡侯纸” 魏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_T35106-2017 国家行业标准.pdf VIP
- 建设项目海绵设施施工验收标准.pdf VIP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科技湘教版2024五年级上册-湘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热控专业简介(基础系统介绍)(精品课件).ppt VIP
- 2025湘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假期视觉笔记》课件.pptx
- 2025-2030中国相容剂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docx
- TSG 11-2020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docx VIP
- 2023-2024年版中国运动康复产业白皮书.pdf
- 小学生抽屉整理课件.pptx VIP
- 打字员速录技能培训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