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与白鹿洞书院复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熹与白鹿洞书院复兴

朱熹与白鹿洞书院的复兴   摘要: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确定白鹿洞书院办学规条和宗旨。   关键字: 朱熹 白鹿洞书院 复兴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10.084      白鹿洞书院地理位置在庐山五老峰南麓,享有“海内第一书院”的美称。建于南唐升元年间(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宋代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任期,重建了书院,并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   朱熹知南康军任期(宋淳熙六年,1179年一淳熙八年,1181年)重建与复兴白鹿洞书院。据宋王应麟《玉海》卷一百六十七记述:“唐李勃与兄涉俱隐白鹿洞,后为江州剌史,即洞创台榭。南唐升元中,因洞建学馆,置田以给诸生,学者大集,以李善道为洞主,掌教授。当时谓之白鹿洞国痒。”   唐宋之际,有“庐山国学”、“白鹿洞书堂”之建,几建几废,宋皇六年(1054年)书堂毁于兵火。淳熙五年(1178年)朱熹受命差知南康军,辞,待命于铅山,淳熙九年(1179??)赴南康军任事。是时,白鹿洞书堂已毁废125年之久。赴任不久,朱熹即发榜、行牒征询白鹿洞学馆遗址事,秋天又亲赴遗址勘查,决心重建,发文委派南康军学教授扬大法、星子县令王仲杰等筹划复兴之事。朱熹曾赋《白鹿洞故址爱其幽邃议复兴感叹而作》一诗,抒写了当时自己的感想。朱熹还上状尚书省及礼部,恳请备案行文,以图久远。朱熹在《申修白鹿洞书院状》中说:“窃惟庐山山水之胜,甲于东南。佛老之居,以百十数,中间虽有废坏,今日鲜不修茸。独此一洞,乃前贤旧隐儒学精舍,又蒙圣朝恩赐褒显,所以惠养一方,德意甚厚。”但“白鹿洞之书堂”,“一废累年,不复振起,吾道之衰既有悼惧”(《朱文公文集》卷二十,又[清]毛德琦《白鹿书院志》卷二)文中透露了朱熹复兴书院的动机。   佛教禅林的兴旺,而儒门淡泊,收拾不住;国家官学的腐败、士子以钓声名、取利禄为志趣;复兴书院,既可补救官学的不足,又可复兴儒学,以辟异端,救世风。淳熙七年(1180年)三月十八日,书院初成,朱熹率师生友朋祭祀先圣、先师后登堂讲《中庸》首章,自命于洞主,亲掌教席,同时在院中讲学的还有好友刘清元、学生黄、林泽之、王院等。毁弃了一百多年学堂得以重建,朱熹兴至赋诗,题为《次卜掌书落成白鹿佳句》,又作《白鹿洞赋》,以记兴建始末。   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所做的具体事况有七:一藏书供师生研读。二、立师讲学,除自己亲临授课外,还延请雅儒名师讲学,淳熙八年(1181年)朱熹请陆九渊讲《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章,并将其讲稿记下以便刻石久存。三,发榜招生,自撰《洞学榜》。四,祭祀先圣先师,以示重道尊师,亲撰《白鹿洞成告先圣文》、《白鹿洞成告先师文》。五,制学规、立课程,亲撰《白鹿洞书院揭示》,确定以四书、五经为基本课程。六,筹措学田的购置。七,奏请朝廷赐额,呈《乞赐白鹿洞书院敕额》,终获批准。   朱熹于淳熙八年闰三月离任东归,白鹿洞书院复兴已告初成。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之前,虽有庐山国痒、白鹿洞之书堂,但几建几废,自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后,始与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并称。吕祖谦作《白鹿洞书院记》、始有此称,王应麟《玉海》、马端临《文献通考》均采吕说。宋嘉定十年(1217年)朱熹门人黄撰《南康军新修白鹿洞书院记》,记述了白鹿洞书院复兴始末。   制定新的学规与教规,是朱熹复兴书院的有机组成部分。《白鹿洞书院揭示》朱熹亲自制定的书院教育的方针和学生学习守则,又称《白鹿洞书院教条》。   此揭示是朱熹为了纠正官学“务记览、辞章、钓声名、取利禄”的流弊,端正学风与士风而制定的,其宗旨是以儒家内圣外王之道、明体达用之学作为书院教育的方针与原则。   他在“揭示”的跋中指出:“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今之为学者,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而问辨之。苟知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程颐曾说“今之学者有三弊:一溺于文章,二牵于训诂,三惑于异端,苟无此三者,则将何归,必趋于道也。”(《二程语录》卷十一)朱熹对当时不良学风的批评,与程颐的精神一脉相承,其宗旨是要恢复孔孟“为己之学”与成德之教。   《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条规基本上采集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诸儒家经典之中,分五个部分:一,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二,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三,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四,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五,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