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态“艺术”与“胆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表态“艺术”与“胆魄”

表态的“艺术”与“胆魄”    “运动时代”的重要特色或标志之一是,凡“运动”一来,人人都要表态,没有沉默权;而且,必须按照统一部署、统一态度来“表态”。所以,如何表态、怎样表态,十分简单。但是如果自己略有“想法”,如何表态、怎样表态却是大有“讲究”。   一    建国之初,在“思想改造”、“批胡适”运动之后,更严厉的“肃清胡风反党反革命集团”运动在1955年暮春接踵而来。在这次运动中,《文艺报》起了重要作用。然而,据《文艺报》当时的负责人康濯在《“文艺报”与胡风冤案》中回忆,他们对胡风的批判是从1954年底开始的,但直到1955年5月中旬以前,对他的批判还是集中批判他的文艺思想,认为是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文艺思想,他标榜的是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宣传唯心主义。但是,1955年5月13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胡风《我的自我批判》和《关于胡风反党集团的一些材料》,这一材料是胡风写给舒芜的一批私人信件,按性质分类编列,并附有舒芜的注释。胡风《我的自我批判》则在文前加有“《人民日报》编者按”,这篇八百字的按语是毛泽东亲笔所写,报上排出的字体也比正文字体大一号。由此,胡风的“问题”突然由“思想问题”上升为“反党集团”,立即又进一步上升为“反革命集团”。    由于“胡风集团”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文艺报》原来组织、准备的从文艺理论和学术思想方面批判胡风的文章便不能用了。康濯回忆说,这以后他们主要只组织发表了三类文章:一是政治揭露和批判的,主要带有表态性质;二是揭发胡风集团的一些人在各个单位以及各种工作岗位上的“反革命活动”的;三是分析批判胡风的思想发展及其哲学根源的,“其中有的称胡风思想为反动思想或反革命思想,乃至国民党的法西斯哲学。还有的系统揭露、批判了胡风反革命理论的前前后后。”   二    运动之初,最急迫的当然是“主要带有表态性质”的“政治揭露和批判”的文章。《文艺报》自不例外,紧急组织了一批这类文章,康濯认为:“这些文章有的也写得不错,有的还揭发了一些胡风的材料,不过这些材料最多也就是对党和党的个别负责???志不满,讲的话很难听,但总谈不上反革命性质。于是这类文章就只好骂胡风恶毒、凶狠、疯狂、阴险,等等,以致弄得编辑部的同志都纷纷诉苦”;他承认,自己在修改这一类文章时也感到很难办。这一类文章他们发了六七十篇,从郭沫若、茅盾、楚图南、钱伟长、沈兹九、曹孟君、梅兰芳直到刘绍棠、李学鳌和几位少数民族作家和一些读者来信,还转给了因来不及而没组织到更多表态稿件的《人民日报》几十篇和《人民文学》几篇。这些“表态文章”,《文艺报》发了四期,到十三期就打住,转而发表第二、三类文章。    因为事发突然,原本准备好的《文艺报》1955年第9期只得暂停,与第10期合刊于5月30日出版。这期《文艺报》发表了近三十篇“表态文章”,这些文章最长的不到两千字,多数不到一千,是名符其实的“表态文章”。作者多为文化、学术、艺术界名人,依发表顺序为叶圣陶、梅兰芳、楚图南、钱伟长、沈兹九、白朗、曹孟君、贺麟、冯友兰、钟敬文、焦菊隐、罗烽、叶浅予、田华、吴运铎等,还有在文学创作方面刚露头角的李学鳌、刘绍棠等。    这些“表态”都是“急就章”(编辑部5月中旬才约稿,5月底就刊出),是作者们在第一时间的反应。但,尽管都是“千篇一律”义正辞严的谴责、批判、谩骂,其中某些文章还是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色”。    冯友兰文章的特点是其较有“理论色彩”,在这篇名为《胡风和胡适“异曲同工”》的短文中,他列举并简要分析了胡风和胡适的几个重要概念,得出了“胡风底思想本来就是最腐朽的主观唯心论。胡风底思想跟胡适底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结论。如胡适讲“无所不包”的经验,胡风讲“主观精神”。胡适的实用主义哲学是反理性的盲目行动主观唯心论,而“胡风底思想也正是这一类的东西。他们底思想来源,一部分可以上溯到德国法西斯所崇拜的哲学家尼采。胡风底思想更多一些尼采底神秘的意味。”他进一步说:“胡适底思想所披的外衣是‘科学’。胡风底思想所披的外衣是‘马克思主义’。”胡适言必称杜威,胡风言必称马恩列斯。但是,胡适说他信奉杜威是真的,胡风说他信仰马恩列斯是假的,所以“在这一点上,胡风比胡适更为恶毒”。    贺麟这篇文章名为“剥去伪装”,其特点是在一千多字的篇幅中有三分之一是作严厉的“自我批判”。他检讨说:“在解放初期,我也曾经误认思想进步得很快而其思想转变过程又为我所不了解的人为‘投机’。在有一段期间,我也曾错认党中负责同志为‘有权有势’的人,而不愿靠拢他们,以避免‘趋炎附势’,当然更不愿响应党的号召写‘千篇一律’的‘应酬’文字了。”“现在想来,有过这些阻碍我进步、使得我工作受损害的错误思想,实不胜愧悔。因此我感到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坚决和胡风思想划清界限,老老实实、勤勤恳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