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2095-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题.docVIP

(高三历史试卷)-2095-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大学附中高三第一学期10月月考 历 史 试 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 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田,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 A、地缘政治关系得到空前加强 B、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C、郡县制度在法律上得到确立 D、王权进一步得到强化 2.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 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以下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创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地方分权体制”从长远看不利于国家统治 3.《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了先秦百家学派的起源:“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这段史料 A. 是关于先秦诸子起源最真实的记载 B. 证明先秦各学派的创始人都曾经在政府为官 C. 说明先秦时期的学术文化曾被贵族垄断 D. 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完全服务于政治 4.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农民纷纷放弃农业而去经商 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 C.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 D.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 5.《管子·心术》载: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道与德无间,德出乎人。这段材料 A.表明了法与德的基本矛盾 B.奠定了法家学派的理论基础 C.反映了儒家“德治”的思想 D.强调了“人治”的治国理念 6.“三百年来,科第之设,草泽(草野的意思)望之起家,簪绂(显贵的意思)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旗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唐摭言》中这段评论主要揭示科举制的实行 A.极大地巩固了唐朝的统治 B.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C.实现了贵族和平民的平等 D.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 7.有学者认为“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朝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新的经济形态”微弱是由于商品经济水平落后 B.“先天不足”是指思想家的思想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 C.“时代性的缺陷”是指没有提出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思想学说 D.“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说明早期启蒙思想受欧洲中世纪思想影响很大 8.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例: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理发。有人在附近玩法,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伤了奴隶的耳朵。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广场理发是错误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 A. 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 B.保障平民利益,实现社会公平 C. 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 D.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9.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 10.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类别 1860~1899年 1902~1904年 数量 比重 数量 比重 哲学、社会科学 123种 22% 327种 61% 自然科学 162种 29% 112种 21% 应用科学 225种 41% 56种 11% 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B.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C.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yswl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