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2121-山西省榆社中学高三10月月考 历史.docVIP

(高三历史试卷)-2121-山西省榆社中学高三10月月考 历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榆社中学届高三10月月考 历 史 试 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显著不同,但在政治理念方面却有相同之处。其相同之处体现在 A.“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B.“天下一家”“大一统” C.“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D.“天人合一”“敬德保民” 2.下图是“封”字的不同写法,甲骨文、金文的封字似植树于土堆之上,其本意为培土植树,又有聚土成坟的意思,引申为堆、冢之义。古代帝王把土地或爵位赐给臣子就叫做封。此材料最能印证西周分封制 甲骨文 金文 金文大篆 小篆 A.“封邦建国” B.“建母弟,以蕃屏周” C.“授民授疆土” D.“立嫡以长不以贤” 3.随着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图右),中央巡视组巡视地方工作已全面展开。下列古代官职与其职能相似的是 A.秦御史大夫 B.西汉刺史 C.宋同平章事 D.明布政使 4.中国古代某 选官制度,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选官制度 A.最早替代了“世卿世禄”制度 B.明确了士大夫为官的主要标准 C.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无法继续 D.使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 5.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不差的”,作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整个中国传统政治就是专制独裁的。由此可见 A.明清以前中国政治体现了民主的特征B.秦汉的朝议制度最能表明当时皇帝并非专制 C.丞相制度的废除导致了政治专制独裁D.明清时期中国政治相对于以前发生了质变 6.历史学习中要注意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下表中历史概念和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概念 理解 A 重农抑商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禁止商业活动 B 盐铁官营 官府对盐和铁的销售实行垄断 C 实业救国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挽救中国的危亡 D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7.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老子 孔子 韩非子 B.墨子 孔子 老子 C.孔子 韩非子 墨子 D.孔子 韩非子 老子 8.苏格拉底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苏格拉底这些话的政治意图是 A.反对轮番而治 B.提倡妇女参政 C.主张人民主权 D.宣扬人文精神 9.《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他遇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出现这种情况说明 A.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公民法条款过于僵化 B.罗马帝国的扩张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 C.帝国时代的罗马法官可以不按相关法律原则判案 D.法官不断解释法律条文从而废除了原有的公民法 10.阎照祥所著的《英国政治制度史》写道:“总之,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当国王有权根据个人好恶任免大臣时,还不会出现两党制度下的责任内阁。所谓内阁制也只是处于萌芽状态。”材料说明 A.内阁制度根本就不存在 B.内阁制度的发展受国王影响较大 C.内阁就是两党的行政机构 D.君主专制是内阁制的最大障碍 11.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啄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A.“天朝上国”思想依然浓厚 B.进入与西方平等交往时期 C.国人对中西新关系没有异议 D.洋务运动得以迅速兴起 12.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yswl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