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大学改革之路.docVIP

近代中国大学改革之路.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中国大学改革之路

近代中国大学的改革之路   摘 要: 一个国家大学的命运必然与其政府的命运相关,而在危机时刻在动荡的年代,这种相关体现得更为明显。《中国的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是以国外学者的独特视角解读中国近代大学的命运。近代中国的大学总是基于中国文化元素吸收和融合西方大学精神。本文比较中英两国大学发展初期的改革之路,从而印证许美德教授在本书中的假设:中国的大学与政府关系是中国大学改革的中国文化元素。   关键词: 《中国的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 近代中国大学 政治意志      许美德教授的《中国的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赢得了教育界和学术界广泛的好评。重新解读这本著作可以帮助初学者从新的视角解读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脉络,对历史作新的思考。她以一个外国学者的视角解读1895―1995年这个动荡时代的中国大学。大学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一个国家大学的命运必然与其政府的命运相关,但是在危机时刻、在动荡的年代,这种相关体现得更为明显。许美德教授强调她想要通过对中国大学这文化冲突的一百年为读者呈现出她眼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现代大学制度并非中国本土产物,它是融合了中国文化和西方现代大学制度模型而形成的新型制度。   一   许美德在本书中试图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国文化在面对国外文化影响时的反应,从而看清中国文化对中国大学的影响,判断中国大学的未来。我们透过许美德教授的论证总结出中国文化对大学影响就是政治与大学的相互作用。或者在动荡不安的年代更多的是政治影响大学。中国大学古已有之,但是中国传统的大学绝非现代意义上的大学,那里“没有自治权之说,也不存在学术自由的思想;同时,也没有一处是可以称得上是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1]。作者这样认为是从现代大学制度的特征来看中国自有的高等教育体系。但是这个标准是否合适呢?我们抛开大学的制度特点来看,从大学的功能看大学。最初的欧洲大学也只具有教学功能。教学也可以理解为化民成俗。那么中国古代的大学承担了相当重要的传承文化和教化民众的任务。许美德教授的研究方法是非常值得借鉴和赞赏的。她认为:“只有总体把握了某一具体国家或地区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是否收到外来控制,是否对外来实行扩张之后,才能很好地找准看问题的角度和做出论断的前提假设。然而围绕这些假设所做出的最为有趣且在科学上最能站得住脚的研究,不是推及大量的数据资料以求证实,而是以求证伪。”[2]这种方法在比较教育中尤其是现代学科分类细化比较教育作为一个独立专业学科呈现,学生必须清楚地知道比较研究不是材料的堆积更不是历史学,而是需要解释历史看清教育发展的规律。   许美德教授顺着时间轴从大学变革、地理分布、性别差异等几个维度描绘了一副中国高等教育的变迁立体图。本文着眼于近代中国政府对大学改革大学的尝试。我们将中国大学模式看成是“中国民主主义者为其特定的目的采用和借鉴了资本主义和西方社会主义模式,以及在对西方模式的发现和借鉴中起基础作用的中国传统的两极对立与综合的文化模式”。[3]   二   中国大学的变革呈现出几个特征:首先,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多次阵痛。第一次为清政府开始对传统制度进行改革:改革科举制。清政府建立的学堂不外乎是政治意志扭转落后教育形式的一次尝试。在中国,学校是为政府服务的。但是在动荡的年代,中央政府自顾不暇的时候,高等教育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这就是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二次发展。这一时期中国高校数量上发生了可观的变化,如出现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私立高等学院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如南开大学、金陵大学、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燕京大学等。这一时期的北大更是众多学者的聚集地,是学术自由争鸣的第一场所。第三次为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改革。很多高校对当时的国民政府有很高的期望,学者纷纷“建议中国应该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考试范围包括多门基础性科目。同时,在大学里也应该设立首席教授制度和学生毕业考核制度,学生只有在通过了最后的毕业考试才能够予以毕业。才外再加上一整套严格的职称任免制度,就能够使大学的教学水平保持较高的水准”。[4]同时,这一时期也发生了著名的高校内迁。高校内迁一方面是为了保存大学、躲避战争,另一方面就是政府希望通过高校内迁改变全国高校地理分布不均的状况,而西南联大创造的文化繁荣也成为众学者研究的对象。第五次的改革用许美德对社会主义区教育的结论是:“共产党建立了一套自己的高等教育制度,这种制度基本没有受到西方大学价值观的影响,保持了革命传统和中国传统认识论的某些特征。”[5]通过总结发现,西方教育模式容易走入中国教育形式之中,但是中国大学并没有完全融合西方大学的精神。苏联模式的高等教育体制在许美德看来是“帝国主义性的,也会有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