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冰蓄冷技术低温送风变风量空调.pptVIP

结合冰蓄冷技术低温送风变风量空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结合冰蓄冷技术低温送风变风量空调

冰蓄冷系统能效研究 方法: 利用冰蓄冷空调测试所得逐时负荷,复原到常规空调系统计算主机房系统能耗,然后对比。 《浙江省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测评标准DB33/1070-2010》 冰蓄冷系统能效研究 常规空调系统主机配置制冷量为380RT机组3台,冷冻水泵3台,每台功率37kW,冷却水泵3台,每台功率37kW,冷却塔3台,每台功率15kW; 主机效率取值与蓄冰系统相同; 夜间电耗按0.6电耗折算。 计算采用的主机能效图 冰蓄冷系统能效研究 时间 冰蓄冷 常规空调 冰蓄冷 常规空调 实际耗电量(kWh) 计算耗电量(kWh) 总耗电量(kWh) 电费(元) 电费(元) 1:00 625.8 375.5 0 244 0 2:00 565.3 339.2 0 220.5 0 3:00 580.4 348.2 0 226.4 0 4:00 565.3 339.2 0 220.5 0 5:00 545.1 327.1 0 212.6 0 6:00 570.3 342.2 0 222.4 0 7:00 560.2 336.1 0 218.5 0 8:00 0 0 0 0 0 9:00 345 345 717.6 357.4 743.5 10:00 75 75 691.5 77.7 716.4 11:00 90 90 692.9 93.2 717.9 12:00 615 369 656 240 679.6 13:00 675 405 674.6 263 698.9 14:00 75 75 700.9 77.7 726.1 15:00 330 330 696 341.9 721 16:00 660 660 668.3 683.8 692.4 17:00 660 660 672.2 683.8 696.4 合计 7537.4 5416.5 6170.1 4383.4 6392.2 节省率 耗电节省12.2% 基准值 运行费用节省31% 基准值 冰蓄冷系统研究小结 纳米导热复合盘管蓄冰融冰性能符合低温送风技术要求 能耗和运行费: 工况 能耗节省率 电费节省率 优化控制蓄冰 6.40% 14.60% 传统融冰优先 0 0 优化控制蓄冰 4-12.2% 31% 常规空调 0 0 冰蓄冷系统经优化后至少较常规空调削除峰值用电负荷64%。 考虑到全制冷季,部分技术经济指标可望优于上述数据。 第三篇 变风量低温送风热舒适性 变风量低温送风热舒适性与优化 西子联合大厦标准层: 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 总送风量13000立方米/时 主送风管800x320 每个柱网送风管320x250 风口支管D160 设计送风温度8℃ 变风量低温送风热舒适性与优化 研究内容和方法: 截取西子联合大厦西侧一办公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分析,对比变风量低温送风系统和风机盘管系统的热舒适性。 变风量低温送风口模型 常规风机盘管风口模型 变风量低温送风热舒适性与优化 变风量低温送风热舒适性与优化 场景编号 送风方式 房间空调负荷 空调 负荷率 总设计 送风量 送风 温度 回风 温度 W % m3/h ℃ ℃ 1-1 低温送风 7554.2 100 1200 9 27 1-2 低温送风 5665.7 75 900 9 27 1-3 低温送风 3777.1 50 600 9 27 1-4 低温送风 1888.6 25 300 9 27 2-1 风机盘管 7554.2 100 2012 16 27 2-2 风机盘管 5665.7 75 1509 16 27 2-3 风机盘管 3777.1 50 1006 16 27 2-4 风机盘管 1888.6 25 503 16 27 低温送风变风量热舒适性与优化 气流分布特性: 变风量低温送风与风机盘管在100%-25%负荷率对比: 对于本章所研究低温风口及布置方式,其在变风量工况下使用时的气流贴附性,要优于对比模型中所使用的散流器送风口。 低温送风变风量热舒适性与优化 气流分布特性: 变风量低温送风与风机盘管在100%-25%负荷率对比:低温变风量送风系统与常温散流器风机盘管系统相比,能更好地避免因气流碰撞导至局部风速过高的问题。 气流组织评价方法 实验证明体感温度与测试点干球温度 、风速 有如下关系: 空气分布特性指标(ADPI) 反映室内气流和温度对人员舒适性影响的指标。 ADPI=100%当为最佳,达到80%时已表示气流分布达 到目的。? 低温送风变风量热舒适性与优化 工作区气流分布指数ADPI:从工作区总体来讲,不管是采用射流型低温风口送风,还是常规散流器送风,都可达到较均匀的空气分布,且二者间无显著差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