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设施运行监督管理技术规范HJ515-20101.pdf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设施运行监督管理技术规范HJ515-20101.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设施运行监督管理技术规范HJ515-20101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设施运行监督管理技术规范(试行)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设施运行的监督管理程序、要求、内容及监督管理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对经营性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设施运行的监督管理,其他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设施 运行期间的监督管理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4387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 5085.1-3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5562.1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排放口(源) GB 15562.2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8484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8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50041 锅炉房设计规范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放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T 20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 HJ/T 176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08号) 1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号)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5号)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7年第48号公告)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危险废物 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腐蚀性、 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以及不排除具有以上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3.2 集中焚烧处置设施 指统筹规划建设并服务于一定区域,采用焚烧方法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 3.3 监督管理 指对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设施运行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是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了保护和改 善环境,对危险废物设施运行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等活动的总称。 3.4 经营性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单位 指符合《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管理范围,从事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 4 监督管理的程序和要求 4.1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 门,有权依据各自的职责对管辖范围内的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设施进行监督检查。 4.2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单位应积极配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 治工作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活动,根据相应的监督管理要求,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不得隐瞒、谎报、拒绝、阻挠或延误。 4.3 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通过书面检查、现场核查以及远程监控等方式实施对危险废物 集中焚烧处置设施运行的监督管理。 4.4 监督管理包括准备、检查、监测、综合分析、意见反馈、整改和复查七个阶段。地方环境保 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工作开展实际和需要,修改调整监督管理的程序并确定相应的实施计划。 4.4.1 准备阶段应包括材料收集和监督管理实施计划编制两部分内容。材料收集内容包括经营许可 证、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制度化建设、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污染物总体排放情况、与委托单位签 订的经营合同情况等;实施计划的编制应在材料收集的基础上编制,明确监管对象、监管内容、程序、 2 方法以及人员安全防护措施等。 4.4.2 检查阶段应根据实施计划对焚烧的主体设施、各项辅助设施运行和管理情况进行现场核查, 审阅相关记录、台帐,对发现的问题应进行核实确认。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