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十章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课练27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十章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课练27 Word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十章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课练27 Word版含答案.doc

课练27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双基达标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材料反映了当时(  ) A.诸侯国的命运取决于读书人的智慧 B.儒家思想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 C.知识分子阶层对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D.“百家争鸣”加剧诸侯争霸的态势 2.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是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名句。此名句出自(  ) 3.《尚书》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4.“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墨子》)这说明墨子主张(  ) A.反对厚葬 B.贤人治国 C.兼爱交利 D.崇尚节用 5.子产执掌郑国国政时,“铸刑书”(把自己所制定的刑书铸在鼎器上),提出“以宽服民”“以猛服民”的主张,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下面政治主张中,与子产的观点相吻合的是(  ) A.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6.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指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因此,他建议(  ) A.实行“仁政”来扩充人的善性 B.用礼乐制度规范人的行为 C.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D.建立大一统的专制国家 7.(2016湖南十三校联考)“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与此主张同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  )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8.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这说明了(  ) ①儒家学派是个备受争议的学派 ②文化内容由先秦时期的综合宽容转向单一专制 ③汉朝重视文化教育 ④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9.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这种描写体现了(  ) A.佛教的因果循环 B.法家的严刑峻法 C.道家的无为而治 D.儒家的天人感应 10.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汉武帝对此言论十分欣赏,主要是其有利于(  ) A.光大儒家思想 B.恢复礼乐秩序 C.建立教育体系 D.加强中央集权 11.(2017·长沙模拟)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 A.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宗法制度的形成 12.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 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如出一辙 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邦崛起于末吏,其政权基础,无以大胜于始皇。于是儒生效忠者乃以五德天命之术,附会造作,以宗教之信仰,拥已立之政权……以叔孙通为代表言天人而注重“受命”。而部分汉儒惩秦专制之失,略袭其旨,欲以灾异符命戒惧人主,使之自敛,不复为纵恣专横之事。此盖图以天权限制君权,藉防君主专制之流弊。凡言天人相应而注重革命之义者,皆其流派也。 ——摘编自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夫民者,诸侯之本也;教者,政之本也;道者,教之本也。有道,然后教也。有教,然后政治也。政治,然后民劝之。民劝之,然后国丰富也。 ——摘编自吴云、李春台《贾谊集校注》 材料三 秦对“以古非今”之儒的扫荡,并没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