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讲解材料.ppt

第十二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讲解材料.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讲解材料.ppt

7、格式合同的限制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 * 第九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一节 本法的调整对象-消费者与经营者 1、消费者的定义 为了满足个人生活的消费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生活成员,包括自然人与各种社会组织。 2、消费者的消费特指生活消费 3、消费者的消费方式、消费主体与客体 案例 1、王某从某商场购买一条“帅哥”牌牛皮带,售价每条200元。 2、某机械厂在某电器商场购买了一批暖风机,发给本单位职工拿回家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暖风机经常发生故障,经鉴定,是假冒名牌产品,机械厂要求退货,并支付赔偿金,商场同意退货,但不同意支付赔偿金,理由是单位购买商品,不是用于生活消费,故不是消费者,不能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刚满3个月的婴儿贝贝由其妈妈带着乘坐公共汽车去公园玩,汽车刹车失灵,与另外一辆车相撞,贝贝受伤,脾破裂,经鉴定为10级伤残,花去医药费2万元。 提问: 1、胎儿是不是消费者? 2、知假买假者是不是消费者? 4、经营者的定义 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包括生产者、销售者、批发商、零售商等市场主体。 案例:1、2002年9月,某高等专科学校购进一批英语学习机,准备出售给即将入校的新生。后来由于大部分学生开学前已经购买了,于是150台英语学习机积压在仓库中,学校领导只好请人在校门口设摊销售。王某为自己的儿子买了一台,但使用2天后,学习机就坏了,王某拿着学习机到学校要求退货,校领导只同意为其修理,而拒绝退货。 问:学校是不是经营者? 案例2:2004年6月6日,孟某经营的得意酒楼开业,为了庆祝,孟某当晚宴请了20多为亲朋好友到酒楼用餐。当天夜里,这些亲朋好友中有9人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医院诊断为食物中毒,经抢救全部脱险,但治疗费用达1万余元。中毒者要求孟某支付治疗费用,孟某认为自己免费提供用餐,属单方赠与行为,不应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提问:1、经营者免费提供服务,是否属于经营行为? 2、赠品造成人身伤害,是否应由经营者负责赔偿? 第二节 消费者的权利 1、安全保障权 包括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前者包括生命安全权和健康安全权 经营者侵犯消费者安全权的通常表现: 第一、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第二、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电器、机电产品;第三、出售过期变质的食品、药品;第四、营业场所不安全;服务方式存在缺陷。 3、自主选择权 (1)自主选择权的内容 (2)如何判断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收到侵害?四条标准:第一、违背消费者的主观意愿,第二、客观上表现为强迫消费者从事不公平或不平等的交易,第三、该强制交易行为自身存在违法性,第四、该交易行为将要或已经造成消费者权益的损害。 (3)对该权的限制 第一、经营者以 “高档商品,非买勿动”进行明确告知的;第二、裸装食品;第三、根据商品的特点,进行选择会降低使用价值的。 案例1:刘某邀请几个朋友吃饭,并提前到某酒店预定了一桌酒席,途中从附近某超市购买两瓶“五粮液”,刚走到酒店门口,便被服务员拦住并告知其不允许自带酒水。刘某觉得很不公平,于是与酒店发生争执。试问该酒店的行为是否合法? 案例2:2002年10月5日,冷某在某市乘公交车付钱后,售票员递给他一张印满了广告的车票,车票正反两面的广告内容几乎占了票面的90%以上。冷某认为,车票是乘客与承运者之间的合同凭证,公交公司不能提供与承运合同无关的其他服务。公交公司将以营利为目的的车票广告,用承运乘客的手段来推广,其实是一种强制消费的行为,而且这种广告服务的内容又是乘车时所不需要的。冷某将公交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立即停止在公共汽车票上发布广告,并索赔精神损害费200元。 提问:对手机 “来电显示”收费是否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4、公平交易权 消费者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的权利;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质量保障要求商品或服务符合国家标准,没有标准的应符合社会普遍公认的要求。价格合理要求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对有国家定价的必须按照定价执行,对没有定价的由交易双方按价值规律合理确定。计量正确要求称重误差不能超过法定范围。 案例1:卢某于2002年3月23日从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购买一辆美国产道奇公羊牌汽车,售价69万元,双方订立了购车合同,买方购车先后支付了各种费用共计65682元。同年8月,卢某驾车时发现车内气味刺鼻难闻,头顶开始小片脱发。经检测,车内空气甲醛含量超出正常值26倍多。卢某先后与该公司多次协商无效后,将对方起诉至北京市朝阳区法院,要求其退回购车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