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教学教材.ppt

第四章 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教学教材.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教学教材.ppt

第四章 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 第一节 中国菜的地方性 一、菜的地方性及表述 二、中国菜的分类 三、中国菜的分类特征 第二节 中国饮食文化区域划分及特征 一、中国饮食文化圈的类型 二、影响饮食文化圈形成的因素 三、不同饮食文化圈及特征 第四章 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 §4-1 中国菜的地方性 P49 一、菜的地方性及表述 (一)菜的地方性: 由于菜肴起源、发展地理区域的不同,所构成的不同地域间,菜肴在诸多方面所具有的相同或不同特质的属性。 (二)中国菜地方性的表述 1、汉—唐宋时期:“食”、“味”。胡食、素食、北食、南食、川味 2、明、清时期:“风味”、“筵席”、“菜”、“帮”、“帮口”、“大菜” 3、清末民初—20世纪50、60年代:在 上述基础上,“帮”多见 4、20世纪50、60年代—今:“帮”消失, 而更多以地名菜: 菜的地方性的现代分类表述 “菜”——使用频率最高、用途最宽泛的表述,既可单称,又可复称。 “菜式”——通常指在菜肴原料、加工方法方面,具有某种共通属性的菜肴大类。 “菜品”——厨房生产中手工食品的通称。 “菜种”——与“地方菜”、“乡土菜”相近的、较“菜系”小的分类表示。 “菜系”—— P51 二、中国菜的分类 1、按菜肴起源、发展地理区域的不同: 川、鲁、粤、苏、浙、徽、湘、闽、外来菜等 2、按菜肴消费人群特征的不同: 民间菜、乡土菜、宫廷菜、官府菜、商贾菜、寺观菜、民族菜、市肆菜 3、按菜肴消费功能的不同: 祭祀菜、养生菜、年节菜 4、按菜肴原料的不同: 素菜、荤菜 5、按加工方法的不同: 烧、煎、烤、焖、炖、烩、扒、熬、煮、蒸、卤、拌、炝、腌、熏、炒、爆、炸等 饮食文化—— 研究菜与自然、人文的关系(以前三种分类研究多见) 原料学、营养学、工艺学—— 研究菜肴的属性、生产过程(以后两类分类研究多见) 三、中国菜的分类特征 (一)按菜肴产生发展区域的不同 1、鲁菜 又称山东菜、齐鲁风味,华北地区菜肴的典型代表。 起源: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的齐国和鲁国,经元、明、清三代大发展。现影响京、津、沪、关东、及黄河中上游部分省区,在东亚、东南亚、欧美有一定知名度。 鲁菜的风味特色 (口味)鲜咸、纯正,善用面酱,葱香突出。(原料)以海鲜、北方冷水鱼和禽畜为主,海鲜菜功力深厚。(工艺)精于爆、炒,善制汤、用汤,独有塌、甜菜拔丝技术。 (风格)菜肴造型古朴,敦厚庄重,菜名稳实,装盘丰满,向有“堂堂正正不走偏锋”之誉。有官府菜饮馔美学风格。 受儒家学派膳食观念的影响较深。 2、苏菜 又称江苏菜、京苏大菜或下江风味,华东地区菜肴的典型代表。 起源:春秋时期的吴国(前585年建国),经西汉、隋、唐,风味形成,元、明、清迅速扩散。 现影响京津沪穗、华东和长江中下游部分省,在日本、澳大利亚、东南亚、欧美有较高声誉。 苏菜的分支构成 1)金陵风味(南京)、淮扬风味(含扬州、镇江、淮阴、淮安)、姑苏风味(含苏州、无锡)、徐海风味(含徐州、连云港) 2)以南京菜为主题,还有淮扬菜、姑苏菜、徐海菜 3)以淮扬菜为主体,还有南京、无锡、南通、徐州等分支 苏菜的风味特色 口味淡雅,清鲜平和,咸甜适口。 菜肴制作精细,刀法精妙,菜形清丽,色调秀美,食雕技术一枝独秀,擅长炖、焖、煨、焐、烤,鱼鸭菜式尤为突出,有“鲜香”、“酥”、“脆”、“嫩”的特点。筵宴水平高,节令性强,餐具济楚。园林文化和文士饮膳气质浓郁。 代表菜肴:松鼠鳜鱼、叫化鸡、 “镇扬三头”、 “南京三炖” 、 美人肝 、肥肺汤---- 3、川菜 又称四川菜、巴蜀风味或天府风味,西南风味的典型代表。 起源:周秦时期(先秦 前246年)的巴国和蜀国,汉时形成,宋时影响很大。现影响到云贵、甘南、藏北、湘鄂陕边界,京、津、沪、穗等都会,在美国、加拿大、西欧、日本有一定市场。 川菜的分支构成 1)成都菜(上河帮)、重庆菜(下河帮)、自贡菜(小河帮) 2)以成都菜为代表的传统川菜、以重庆菜为代表的创新川菜 3)高级筵席菜式、三蒸九扣菜式、大众便餐菜式、家常便餐菜式、民间小吃菜式 4)成都菜为主体,重庆菜为主要流派,有自贡、乐山、绵阳、南充、万县等分支 川菜的风味特色 “尚滋味,好辛香”,清香醇浓并重,味型复杂,善用麻辣著称,独创鱼香、家常、陈皮、怪味等多种味型。 选料广博,普通原料精做,以小煎、小炒、小烧、小靠 、干烧、干煸见长,物美价廉,雅俗共赏,物尽其用。居家饮膳和平民生活气息浓烈。 川菜菜肴体系 高级宴席菜式: 大众化菜式: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