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地理热点专题复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地理热点专题复习

2009年地理热点专题复习 四川省眉山一中王怀福(620010) 高考地理试题常以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切人点,而并不将其作为考查内容的主体。复习时应将热点、焦点问题和学科基础知识结合起来,并适当地进行思维能力和知识视野的拓展与延伸。 世界热点区域应重点关注:重要的战略位置区域(东南亚、中东、南部非洲、中美洲、中亚等)、自然环境变化较大的区域(非洲的荒漠化地区、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地区、极地地区臭氧层空洞区、赤道太平洋海域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区、环太平洋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活动区等)、政治不稳定区域(巴勒斯坦地区、朝鲜半岛、克什米尔地区)、世界性资源蕴藏区域(东南亚、中东、中亚南部非洲)、区域合作典范区域(欧盟、东盟等)。 中国热点区域,应重点关注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泛珠三角”地区、西部地区(主要是四大高原) 热点专题⑴地质灾害 【现实问题】⑴四川汶川5月12日8.0级大地震;⑵6月14日在日本东北部发生7.2级地震6日在拉萨市当雄县境内发生6.6级地震11月22日在西智利海岭发生的5.7级地震;⑸12月3日吉尔吉斯斯坦北部地区发生的6级地震;⑹12月14日瓦努阿图附近海域发生5.3级地震山西省临汾市尾矿库发生的特别重大溃坝;⑻11月2日因强降水云南楚雄发生的滑坡泥石流灾害;⑼11月15日杭州地铁1号线发生的地面塌陷事故等等都造成了严重损失。 【命题观点与角度】⑴结合板块运动、地震带的分布分析地震的成因;⑵地震对人类及其地理环境的影响,如引发的滑坡、塌陷、堰塞湖等造成的影响;⑶运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对地震进行预测、检测;⑷地质灾害的预报与监测;⑸地质灾害及与其它灾害(如气象、水文、生物灾害)的关联性;⑹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塌陷、滑坡等。 【模拟试题】 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5月份2日期4时隔不久8分,在四川北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最大裂度11度。 材料二: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北边缘,地质构造复杂, 地层发育完整,岩浆岩分布广,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非金属矿产资源种类多,汶川县是阿坝州的南大门,有“川西锁钥”和“西羌门户”之称,是大禹的故乡。 材料三:汶川地震的形成示意图。 (1)图中 板块以每年50mm的速度向 板块俯冲,导致青藏高原快速隆起,高原的物质向东缓慢移动,遇到 盆地之下的刚性地块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的长期积累,形成了此次地震。 (2)强烈地震发生时,再遇到暴雨,容易引发 、 等地质灾害,试分析其对抗震救灾带来的不利影响。 (3)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为了减轻这类灾害的影响,你有哪些合理的建议? (4)汶川地震后,恢复发展经济尤为重要,根据材料综合分析其发展经济的区位条件。 【答案】(1)印度洋 亚欧 四川 (2)滑坡、泥石流 阻断交通,增加救灾难度 (3)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对多灾区进行避难知识的培训等。 (4)有利条件:矿产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丰富,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国内外、资金、人力的大力支持。 不利条件:地表崎岖,山区 面积广大,生态环境脆弱;交通设施严重损毁;区内市场狭小。 热点专题⑵气象、水文灾害 【现实问题】2008年我国气象灾害影响面比较广,种类比较多,影响比较大,灾害重。⑴08年春节前后的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肆虐南方;⑵东北、华北等地发生严重冬春连旱;⑶黄河发生建国以来最严重凌汛;⑷台风登陆个数多,登陆时间之早、登陆比例之高破历史纪录;⑸珠江流域、湘江上游、长江中上游、淮河流域发生严重洪涝灾害;⑹上海遭受超百年一遇暴雨袭击;⑺暴风雪、严寒和冰冻席卷欧亚多国;⑻热带风暴、台风袭击东亚、南亚、东南亚和北美地区;⑼南亚、中美洲、巴西遭受严重暴雨袭击等。 【命题观点与角度】⑴气象、水文灾害的成因;⑵掌握气象、水文灾害的空间分布及特点;⑶气象、水文要素特征及灾害的相关性;⑷气象、水文灾害对环境、人类的危害;⑸运用气象卫星、遥感等手段对气象、气候灾害进行监控、评估、预防。 【典题例析】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4)试列举我国防灾抗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干旱灾害的时空差异和防灾减灾措施的理解记忆能力。 【答案】(1)②区。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 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 均最高。 (2)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③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