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千万别走进“打折股票”噩梦.docVIP

理财,千万别走进“打折股票”噩梦.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财,千万别走进“打折股票”噩梦

理财,千万别走进“打折股票”的噩梦   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老百姓的生活日渐富裕,口袋里的票子不断增多。钱多了,用是用不完的,于是许多人便想到将钱生钱,到银行购买各种理财产品。在这种形势下,海外的一些银行便纷纷向中国的老百姓推出了名目繁多的理财产品。有道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在光怪陆离的理财产品中便冒出了那么几个“魔鬼产品”,将一些理财业务不熟而生财欲望颇强的人们带入噩梦之中。香港汇丰、新加坡星展等银行推出的所谓“打折股票”就是一个吞噬人们财产的“魔鬼”。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在中国大陆已有3000多名富豪遭遇了这种理材“魔鬼”,使他们由拥有千万、百万的富豪一夜间变成了负债千万、百万的“负翁”。这真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超级“魔鬼”。读者欲问这个“魔鬼”是怎么“吃”人的,且听笔者讲述几个受害人的故事,你就可以从中领略一、二了。      3600万一夜间   化为乌有      李强和张芳都是天津人,一对勤劳致富的夫妻。20多年前,夫妇俩双双下海,在天津开了一家海鲜运输公司,专门给市内的大酒店送去海鲜产品。几年后,他们赚足了些钱,又投资在海河岸边开了一家海鲜酒楼。又搞运输又开酒楼,不发财才怪呢。那时候,他们每年可赚百多万元。   生意场上有句行话:没有投入便没有产出。李强夫妇几十年打拼最大的投入就是身体。近些年,李强夫妇明显感觉身体一年不如一年,特别是李强患有肾炎、椎间盘突出,使他再也不能像当年那样驰骋商场,纵横捭阖了。于是,夫妇俩商量决定将店子打出,换回了3000万元钱。   有了这么一大笔钱,夫妇俩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能坐吃山空,要想办法让钱生钱。这时候,他们往日的一个要好的朋友元魁找上门来了。元魁对他们说,如今物价不断上涨,有钱放在家里不投资是会自行贬值的,只有投资才能升值。这话正合李强夫妇的心思,便问元魁投资什么项目好。元魁便郑重其事地向他们推荐了一档理财产品:“香港汇丰银行有一档理财产品叫‘打折股票’,就是用低于原价10%~20%的折扣帮你买到股票。待股票一涨,你就坐在家里数钱。”李强说:“这事好虽好,可我们都不会打理股票。”元魁???:“这个不用你们操心,银行有专门的理财顾问为你们打理。”李强还不放心,又说:“不知海外银行是不是靠得住?”元魁连忙解释:“这你放心,这些银行最看重信誉。这款理财产品就是这些银行专门为大陆的成功人士设计的。我刚买了800万元。”既然是这么好的朋友推荐,况且他也买了,那就买吧。李强夫妇终于动心了。   2007年10月28日,李强夫妇接待了专门从香港飞过来的汇丰银行资深理财师张女士。张女士简单地介绍了“打折股票”产品,然后拿出近100页的合同,李强夫妇按照她的指示在上面签了字。其中有一页是声明他们不是美国公民。李强不解,问为什么要签这一条。张女士说:“这款产品是专门为大陆的成功人士提供的,不卖给美国人。”   一星期后,张女士从香港发来信息说,她已经为他们在汇丰银行开办了帐号,他们可以打款了。李强第一笔打了1800万元。两个月后,他又接到汇丰银行通知,说股票跌了,按照合同,你应双倍购买,需要追加200万元。李强夫妇又打过去200万元。此后,每隔一段时期,对方便要求打钱过去,李强夫妇一直照办,将手中的3000万元都打了过去,还不够,最后只得将手中仅存的股份兑换成600万元又打了过去。   2008年初夏,李强需要用钱,便到汇丰银行的帐户上取钱,谁知对方却明确地告诉他:“你们帐户上早就没钱了,银行还替你们支付了1200万元购买打折股票的钱;换句话说,你们现在已欠下汇丰银行1200万元,必须近期还款。”李强夫妇听罢,都傻了,连忙打电话找元魁。      元魁也是受害者      元魁接到李强夫妇电话,开始还不敢相信,因为他也投资了1400万元。但经不起李强夫妇的再三追问,也忍不住向汇丰银查问起来。谁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汇丰银行告诉他,说他投资的1400万元已经亏得只剩下了200万元,银行已经替他支付了800万元的打折股票款,也就是说他还欠下了汇丰银行600万元。元魁听罢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元魁当年也是跟那个张女士签下的合同。他急乎乎将电话打给了张女士,问是怎么回事。张女士说她已经调离了汇丰银行,不了解情况,客户有疑难应找汇丰银行,不应找她。末了,她还说:投资本身就有风险,怕担风险,当初就不应投资。元魁听了气得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元魁陷入了深深的懊悔之中。他想自己在商海打拼了这么些年,难道这回真的是遇到魔鬼、骗子了吗?如果是这样,那他不光是自己遭受了巨额损失,而且还连累了李强夫妇,害得他们将后半辈子防老保命的钱都丢了,自己真的是犯了大罪呀!   那些日子,元魁不断地给张女士打电话,张女士一直是不冷不热的态度,到后来,她干脆换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