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1)压力源的性质 根据压力性质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压力分为四种: ①物理环境压力: 噪声、空气污染、食物污染、交通问题等的压力; ②社会环境压力: 政治、经济、教育、风俗习惯、家庭教养等的压力; ③生理压力: 饥饿、呼吸、睡眠、疾病等的压力; ④心理压力: 焦虑不安,患得患失,权利、地位、爱情等欲念得不到满足时所产生的压力。 * 2、当事人的自我强度 当事人的自我强度是指面对压力时当事人自身所具有的抗压力度。 人与人之间存在的种种个体差异,造就其面对压力时的自我强度的差异。 比如:有的人性格刚强,有的人性格柔弱;有的人见多识广,有的人孤陋寡闻;有的人历经坎坷,有的人一帆风顺;有的人自尊自信,有的人自卑自贱;有的人乐观开朗,有的人悲观狭隘;有的人信奉的价值观就是“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他们渴望挑战,喜欢冒险,而有的人信奉的价值观却是“与人无争,与事无争,但求安逸,明哲保身”……等等。 这些不同的人在面对同样的压力事件时对于问题的认知评估、应对技能、自我胜任感都是不同的,而那些性格刚强、见多识广、历经坎坷不言愁、自尊自信、乐观开朗、渴望挑战,喜欢冒险的人由于更具内在力量,故更具自我强度,不易为压力所击倒。 * 3、社会支持度 社会支持是指当我们面临困难或威胁时,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得的、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援。(杨 眉,2002) 这样一个支持系统就像一个缓冲器,可以缓解压力情境所产生的伤害,也可以化解压力所造成的压抑后果,在很大程度上它决定着我们内心的安全感。 一个完备的支持系统包括家人、亲友、同学、同事、邻里、老师、合作伙伴等等,当然,还应当包括由陌生人组成的各种社会服务机构。 由于这个社会支持系统给予了各种我们所需要的工具性支持与情感性支持,使我们在困难的重压之下倒不下去,撑了过来。而有的人就因为没有这样的支持系统,或者是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使他们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而倒在压力之下。 * 高校政治辅导员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 1、高强度的工作负荷。 2、高危性的职业风险。 3、高标准的素质要求。 4、高期望的价值冲突。 * 1、合理减轻工作负荷。 2、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3、调适自我心理情绪。 4、优化其成才的环境。 缓解高校政治辅导员心理压力的对策建议 * 压力应对策略 (一)直面压力 1.压力是生活的一部分 萧伯纳说:“当我死时,我希望自己彻底耗竭。因为我愈努力工作,就愈有生命力。生命本身就会令我喜悦。我不认为生命是迅速燃尽的蜡烛。相反地,它是灿烂的火把,我活着的时候必须高举它,在送给下一代之前,它要愈亮愈好。”的确,既然活着,就该努力扩展自己的载压量;要想出类拔萃,就一定得有足够深的压力容量,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抱压力。 * 既然压力是生活的一部分,就不必想摆脱压力,只能思考如何正面迎接压力、处理压力和挑战压力。剑桥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尔有一种说法:压力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应付的难题,一个懂得如何缓解压力的人,不会让自己被压力所压垮,不会让自己深陷一种痛苦与不幸中,而是将压力巧妙地转化利用,以利益最大化地汲取人生幸福。 (一)直面压力 2.能动地接受压力 压力应对策略 * (二)改变思维方式 所谓压力处理,可分成两部份:第一是针对压力源造成的问题本身去处理;第二是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即进行情绪、行为及生理等方面的纾解。 * 1.警惕非理性的行为方式 通常一般人面对自己无法顺利处理的压力源时,常采取非理性的处理方式,如逆来顺受、逃避、穷紧张或鲁莽行事,然而这样的行为和态度,往往无法有效处理问题,有时还会惹来更大的麻烦。由于问题处理过程是压力调节最重要的把关者,一旦处理过程出了问题,压力严重程度可能大增或持续时间更久,即可能造成严重的情绪、生理及行为的伤害,导致各种心身疾病的发生,甚至引发精神病体质,形成各类的精神病。 面对压力源应该警惕自己是否在用非理性的行为方式处理。 * 2.培养理性的处事态度 步骤如下: ①认清压力事件的性质; ②理性思考并分析问题事件的来龙去脉; ③确认个人对问题的处理能力; ④积极寻求能帮助解决问题的资讯,包括如何动用家庭及社会环境支持系统; ⑤运用问题解决技巧,拟定解决计划; ⑥积极处理问题; ⑦若已完全尽力,问题仍无法在短时间内克服,则表示问题本身处理的难度甚高,有可能需要长期奋战不懈,那就做好长期处理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 * 案例:杜丽压力的变化 杜丽哭了,当她走出运动员通道那一刻,丢失首金的她终于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掩面痛苦地哭了出来。 8月9日,2008北京奥运会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在北京射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