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创业者“心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女创业者“心路”

一个女创业者的“心路”   我自小在西安长大。1988年从西北大学毕业后,应聘到西安杨森公司。在杨森工作的那段日子里,我有了一个大的转变。杨森公司是西安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在那里工作节奏特别快,每个人走路都像是小跑。我的上司对我们非常严格,其实就是想把我这个很平常的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改造成一名职业女性。   在杨森我的压力很大。因为我是院校子弟,从小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依赖性很强,而在公司就必须把自己的个性收敛起来,学会与同事相处并努力工作。当时我就想:只在这里干5年。   尽管杨森的福利待遇都不错,也给了我一种自豪和骄傲,但是5年后我还是离开了它。因为我有我的理想,就是干一番大事业。   25岁的我带了一脑子的理想走了出来,决意要闯出一番事业。我在郊区农村租了一个小院,办起了一个服装厂。资金是父母给的。可辛辛苦苦做了半年,就干不下去了,因为厂里的一个工人把我的包偷跑了(包里装着我刚从银行提出来的工资款)。这事对我打击很大,因为我一直对他们都非常好。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懂得“人心隔肚皮”的真正含义。   服装厂开不下去了,可我的心还不死,又在骡马市(西安一条服装街)摆开了服装摊。卖服装你得自己去进货,所以我就三天两头地往广州跑。但每次出门都让家里人为我提心吊胆地睡不着觉。你想想,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女孩子,独自坐上30多个小时的火车,到广州只有一天时间去进货,而那时的广州车站又很乱,我大包小包地怎么能挤进站?只得雇民工帮我扛进去。而到了西安,我家里人又得集体去接站,因为人少了扛不完,货物超重车站还要罚钱。就这样艰难地干了4个月。不是我受不了,而是家里人实在受不了。先是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别做了,再做下去我们要疯了!”   后是母亲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你卖衣服算哪一品?”就连平时最要好的朋友也劝我改行算了。这时,我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说实在的,自从搞服装厂栽了跟头,我的心态一直不好,这使我进的衣服老是不对路。尽管我嘴上很硬,但心里也知道这样下去肯定不行。   这时我认识了一位在广州做图??生意的朋友,使我的人生出现了一个转折。      一次转折      这位朋友说:“你开个门面搞图书批发吧,我负责进货。”我说行,就马不停蹄地去办照。没想到我跑了3、4个月连照的边都没摸着。可这一次我的父母觉得我做这要比做服装强一些,还和文化沾点边,所以就表现出一种少有的热情。最后他们帮我托人找关系,费了好半天的劲,才拿到了执照。当我在东六路把门面房租了下来全部搞定时,广州的电话打来了――朋友说与他老板因为别的事闹翻了,他一气之下甩手不干了!他倒干脆潇洒,可把我却撂在虎背上。怎么办?费那么多力气办下来的执照,也不能让它一直闲在那吧。我一咬牙,心想难道自己就真地“闯”不出一条路吗!   于是,我开始一本一本地进书,然后再一本一本地往外卖,全靠自己琢磨。就这样慢慢往下做。等做到第三年,也就是1998年,似乎一切才顺了。   等一切都顺了,问题也就出来了。平时店里我几乎不去,有店员撑着,也没什么大事,去了也就收收钱,看看行情。虽说我没挣到多少钱,但也完全够花,可时间却让我觉得太富裕了。我开始处于一种尴尬境地:没事干,好清闲,也好痛苦。我第一次发现时间对人也很无情,它会戏弄你,也会折磨你。   朋友都说我命好,我也这么认为。正在我百无聊赖之际,我的一位朋友对我说:咱们找个项目搞搞?对呀,我的大脑立马活了起来,可搞什么好呢?那位朋友说搞咱熟悉的行业,这样把握性大一些。我二话没说,就把项目计划书做了出来―办一个读书文化沙龙。可当我把地方搞定了,钱也投了,装修得差不多时,我的朋友兼合伙人却无法与我合作了,因为她要转投其它项目。这使我没了主心骨。她是一个把企业搞得很成功的女性,与她合作我觉得有靠山,可她这么一走,使我无法可想。上帝似乎又在和我开玩笑,我又一次陷入了一种难堪的境地。   开弓没有回头箭。我的个性也让我不愿退缩,干脆自己办这个沙龙,我要证明给自己和别人看,我一定能够成功。沙龙名字就叫“恒河沙”。那年正是冠以“陕军”名头的陕西作家群风头正劲的时候,全国第九届书市也安排在西安举行,我刻意把“恒河沙”的开业时间与书市的举办日期靠拢,以便搭车推广。令人欣喜的是,西安市新闻出版局对于“恒河沙”这种前所未有的读书休闲形式给予了肯定和支持,特意把陕西知名作家的签名售书活动交给了我们办。于是我们有力地把握了这次机会,使“恒河沙”在西安一炮打响。      恒河沙的理想      一个企业带头人的个人素质和领导能力常常决定了这个企业前进的步伐。这两年在经营管理“恒河沙”的过程中,与其说是我在等员工,不如说是这个摊子在等我。因为我的确觉得个人的素质限制了这个企业的发展。我常常一个人感叹:总经理在人生中确实是个谜。因为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