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VIP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咸阳百灵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项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A.解负令 B.发展工商业 C.津贴制 D.抽签选举 2、梭伦在前594年出任雅典城邦的第一任执政官, )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轮流坐庄和抽签选举 C.设立陪审法庭 D.财产等级制度 3、古希腊的雅典人口众多,缺少肥沃耕地,食物供应短缺, 50~80%的粮食需要进口。为了解决民生问题,雅典采取的措施是 A.发展工商业 B.实行民主政治C.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 D.提高农业技术 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 5、梭伦改革把解决“六一汉”问题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有益于(  ) ①维护平民的公民身份 ②削弱小农经济 ③为政治改革创造条件 ④限制土地兼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长毛,与子同仇。”《吴子?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实行军功授爵制 C.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 D.普遍推行县制 7、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但他自己却因变法而惨遭杀害。变法内容中,为他招来杀身之祸的是( ) A.“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B.“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C.“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D.“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8、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 ) A.实行中央集权,推行县制 B.废井田,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C.发展小农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D.废除贵族特权,军功授爵 9、《商君书》:“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战国时期“农战思想”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 A.七雄兼并战争 B.百家争鸣局面 C.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D.中央集权的形成 10、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秦国统治者的苛政导致了自身的落后 B.秦国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机构 C.东方六国君主普遍奉行儒家仁政思想 D.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 11、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 A.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促进了自耕农经济的产生 D.推动了秦国封建化进程 12、有史家在评价商鞅立木为信的史事时写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该史家关切的是( ) A.“善恶必书”的秉笔直书精神 B.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C.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 D.史家当具史才、史学、史识、史德 13、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 ) A.对夏商两朝历史经验的总结 B.旧贵族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C.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 D.商鞅用以支持自己变法的依据 14、《战国策· 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商君“正度量、调轻重” 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  ) A.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繁荣 C .秦国富国强兵,实现统一 D.促进商品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15、认为商鞅变法使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16、《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甘龙曰:‘圣人不易民而教,知(智)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这段材料反映甘龙的政治态度是(  ) A.趋时而变 B.因循守旧 C.努力进取 D.无为而治 17、如果你是生活在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的雅典的“六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