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通史版:附核心素养与题型突破专题-(教学课件)(118张).ppt

高考复习通史版:附核心素养与题型突破专题-(教学课件)(118张).ppt

  1.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41题突破——分析评价能力 【方法解读】 分析评价能力是历史试题中最常见的考查形式,也是史学能力的基本内容,解答试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观点明确、把握方向:考生自己必须首先明确自己赞成哪种观点,很多考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什么观点,答案当然一塌糊涂。 (2)史论结合、证据有力:明确观点后,支持或者否定这一观点需要证据,这些证据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所学知识,二是试题所给材料,无论来源于哪一方面,证据必须要与观点高度统一。 (3)层次清晰、结构合理:任何论证批驳型试题的答案都不是一个方面,在进行论证时要注意表述的层次和角度,比如“对内、对外”,“政治、经济、文化”等等,解答试题前应先设计论证的角度。 考向示例 (2016·全国Ⅰ卷,40,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康有为全集》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解析:“主张”概括材料即可,“评价”是难点,需要进行辩证地分析。既要对近代学者的主张进行整体评价,也要对每一位学者分别进行评价。 答案:(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 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 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 即学即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收回租界大事记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中国收回租界的历史过程。 1924年 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反帝废约运动。“不平等条约”,作为一个被赋有特定意义的固定词组,在此前报刊上使用不多,此后广为传播 苏联宣布放弃原沙皇俄国的在华租界 1927年 英国水兵在汉口杀害庆祝北伐胜利的群众,激起大规模反英运动,国民革命军和工人纠察队进入英租界,实行接管。此后,九江英租界也被收回 1941年 日本对美国、英国宣战,日本占领各国在华租界 1943年 签订《中美新约》《中英新约》,美英两国放弃包括租界在内的各项不平等条约所规定的侵略特权 解析:“评述”历史过程,“叙述”是基础,“评论”是升华,其内容需要指出某一历史事件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因此,“评述”是一个相对宽泛的设问要求。 答案:评述:1924年,国共合作,国民革命兴起,推进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社会运动,社会主义苏联率先主动放弃在中国的租界。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中国军民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这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史上的一次重大胜利。全面抗战开始后,美英与日本的矛盾激化,西方国家丧失对在华租界的控制。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的贡献,美英等国同意放弃租界等其他各项侵略特权。中国人民通过努力奋斗捍卫了民族的权利。 四、42题突破——观点论证类 【方法解读】 1.试题特点 (1)此类试题评价论述的不是历史事件或者历史概念,而是主观性很强的历史观点。此类题常见的三种设问类型:多个观点任选一种观点论述型;依据所给材料提取1~2个信息并进行论证型;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写一篇短文型。 (2)此类题型往往独立设计题目或是材料题中设问的最后一问,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考查主要有两个方向: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法评论历史观点。 (3)本类型试题给定的信息不一定丰富,需要借助所学知识,运用一定的历史观对材料观点进行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史论结合能力。 2.解题方法 (1)归纳选定观点:阅读所给材料,概括归纳材料中包含的几种观点。如果是两个以上观点的,要选择其中一个。如果仅有一个观点,就以此观点展开论述。选定论点时要直接明了,不能出现不选定观点而直接论述的现象。 (2)评述论证观点:在提取材料关键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从宏观和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现象、历史观点,以从容与平和的心态,公正、客观地分析评价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3)组织答案:“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考向示例 (2012·课标卷,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