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现状与急诊的关系讲解课件.ppt

院前急救现状与急诊的关系讲解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武汉市120现有人员编制180多人,急救车辆40多辆,年出救8万人次,日均200次左右,房屋面积约6000平方米。武汉还有网络分站10多家,武汉人口831万,面积8543平方公里。 4、青岛市120,现有人员编制150多人,急救车辆40多辆,年出救5万人次,日均140次左右,房屋面积约6000平方米。青岛市人口约534万,面积1102平方公里。 5、杭州市120现有人员编制137人,(2005年新增40人),急救车辆38辆,年出救4万人次,日均110次。杭州人口651.68万,面积16596平方公里。 杭 州 市 急 救 中 心 6、无锡市120现有人员编制80多人,急救车27辆,年出救3万多次,日均90次左右,房屋在新建约4000平方米。无锡市人口447.19万,面积4787.61平方公里。 南京市急救中心 南京市急救中心始建于1956年,现有车辆28辆,人员编制88人(为1987年市编办所定)。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南京120经历近50个春秋,各方面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南京急救中心目前共有17个急救分站(其中5个自管站,9个网络分站,3个挂靠分站)。 由卫生部牵头,委托华东院前急救专业委员会有关专家编写的?急救中心(站)管理办法?不久将出台。 (三)存在问题: 1、 政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2、行业管理专业化、规范化程度偏低。 (1)、机构不规范。各省市名称不一、编制不 一、经费来源不一、求救电话不一。 (2)、管理整体水平偏低。管理型多、业务型 少。专业人员少、高级职称少。管理人 员基本没有经过院前管理培训。 (3)、行业管理规范、制度不健全。质量标 准,管理规范。评价标准,服务规范。 3、急救人员素质、业务技术水平偏低、 参差不齐。 四、国外院前急救 可借鉴的地方 (一)、急救资源相对丰富。生命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较好的落实。 (二)、急救规范,法规意识强,相 互配合较好。 (三)、急救经费政府承担或保险承担。 (四)、急救人员待遇较高。 五、对120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各级政府真正重视120的建设。 (二)、应逐步完善120管理规范以及各种规章制度。 (三)、120应在“急”和“救”上下功夫。 (四)、120本身要加强行业自律,规范服务。 (五)、应逐步完善急救服务 一体化建设。 五、院前急救与急诊的关系 (一)、什么是急救一体化。 简单说:是从病人发病时,医疗服务行为到病人身边,然后在医疗监护下转送到院内,再视其病情分流治疗。整个过程由不同部门协同完成。 (二)、急救一体化流程: 病人或家属向120呼救→调度就近派车→救护车到达现场→医务人员抢救→途中监护送达医院→急诊科诊治→急救、手术、ICU或专科分流→救护车返回。 (三)、加强院前急救 和院内急救的联系 1、急救信息上的联系。有线、无线、网络 等。 病人信息及院内床位等。 2、急救业务上的联系。 院前院内最紧密的联系是接送病人时的联 系。 3、加强技术培训和科研的培训。 4、加强急救一体化的宏观联系。 相互理解、支持。 定期或不定期的联席会议。 急诊医学会。互聘专家研究各自发展问 题。 谢 谢 院前急救现状与 急诊的关系 南京市急救中心主任 吕民 院前急救的定义 院前急救是指伤病员进人医院以前的医疗急救。一次完整的院前急救包括以下过程:伤病员或目击者呼救、急救中心接受呼救和调度出车、急救人员上救护车出动、救护车行驶到达现场、急救人员接近伤病员、对伤病员的现场诊治、把伤病员搬运至救护车、转送医院行驶及途中的监护、抵达医院交接、急救人员向调度汇报完成任务及救护车返回。 一、全国120常见的 几种模式 (一)、单纯院前型:独立法人单位,直接隶属市卫生局或省卫生厅,为全额或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有一定数量的急救车和人员编制,如以上海为代表的华东地区大部分城市和天津、武汉、哈尔滨、西安等城市。约占全国急救中心的40%左右。这部分主要是建中心较早的城市。 上 海 120 (二)、单纯指挥型:市卫生局下属的指挥调度中心。中心本身没有急救车和人员。急救车和人员均由个医院配置,由市120指挥调度中心统一调度派车。如广州、成都、珠海等城市,建设中心的时间较晚。广州市和成都市均以当地人大的名义颁布了当地的急救条例,加以实施,如规定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必须履行急救义务,成立急救站,由市里指挥。 广州急救中心 (三)、120依附于医院型:所有城市的120隶属相对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医院,为急诊科的一部分或隶属于医院。如重庆、福州、西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