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10 江苏省继续教育项目 * 暴露或感染(侵入)时间通常不知道,这可以通过推算得到,如前述点源流行的暴露日期推算。发病日期是最常用到的时间数据,但在早期阶段不容易识别,以及同时暴露的易感者由于潜伏期变异较大,所以发病日期变化很大。 确定的体征和症状作为发病的基本标准,则该标准可作为发病的时间标志。诊断和报告日期受到的人为影响因素较多,住院、痊愈和死亡日期受到的局限更大,同暴露日期关系不大。 2007.10 江苏省继续教育项目 * 流行曲线的解释 急剧升高的流行曲线常常意味着单次暴露,因为多数人集中发病,往前推一个潜伏期,暴露时间也较集中。但是,由于暴露(感染)剂量和个体防御机制的差异,集中(单次)暴露的不同个体可能有变异较大的潜伏期,这就造成流行曲线不那么陡峭。如果流行曲线有几个波峰,表明同源流行可能有几次暴露,蔓延流行病例成批(分代)出现,可能有几个致病因子等。 2007.10 江苏省继续教育项目 * 例如某地甲肝爆发流行出现三个流行高峰,由此分别前推一个月(潜伏期),正好是三次大量供应毛蚶的日期。 漏报、未识别和未报告病例可能歪曲流行曲线的真实情况。流行曲线的下降意味着感染来源的移走、易感者的减少或采取了控制措施等。流行曲线的延续可能表明对起始感染来源或携带者的持续暴露。 2007.10 江苏省继续教育项目 * 病例的时间与地点分布的结合 在病例标点地图上,将不同时段发病的病例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可很好地呈现病例在空间上扩散的时间关系。 分析病例的暴露来源 一般在病例发病日前的最长与最短潜伏期之间(以常见潜伏期为重点期间),去寻找曾接触的可能传染源。 2007.10 江苏省继续教育项目 * 例如,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于2月20日发病,该病潜伏期2-10天,因此需要调查2月10-18日期间该病例与可能传染源的接触情况。由于该病常见潜伏期为3-4天,所以调查2月16-17日为调查重点时期。 对于人或动物传染源,还需要警惕传染源可能没有发病。如果传播涉及生物媒介,还要调查潜伏期内生物媒介的孳生情况。 2007.10 江苏省继续教育项目 * 建立流行的病因假设 根据病例关于可能暴露的特征或经历,结合社区环境调查等,就可以得出流行的初步病因假设。这里病因假设的内容包括致病因子和具体的传播途径等。如果疾病诊断明确,一般致病因子就确定了,病因假设则主要是针对具体的传播途径等。 2007.10 江苏省继续教育项目 * (四)确证假设 1.进一步收集资料 如查明未曾发现的病例:轻型病例、漏报病例和接触者等;以及更详尽的实验室检验等。 2.用病例对照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资料,做出结论。 2007.10 江苏省继续教育项目 * 甲肝与进食毛蚶的病例对照研究 ? 食毛蚶 未食毛蚶 合计 甲肝病例 83 8 91 对照 404 460 864 ? 487 468 955 OR=11.81 2007.10 江苏省继续教育项目 * 进食毛蚶量与甲肝发病的回顾队列研究 进食毛蚶量(只) 发病率(%) RR 0 0.64 1.00 1-9 6.00 9.38 10-29 16.67 26.05 ≥30 24.49 38.27 而对于进食伽师瓜、螺蛳与甲肝的病例对照研究未发现关联。 2007.10 江苏省继续教育项目 * 根据调查结论提出相应控制措施,并可对早期的应急措施做调整或补充 采取控制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日发病率下降作为爆发得到逐步控制的指标 但要注意发病率的自然下降,包括流行高峰后下降,感染来源自然消除(如污染食品销售完毕),大部分易感者已经发病或感染,或者大量隐性感染获得了免疫力等。 在爆发调查后期的控制措施 (五)提出和采取控制措施 2007.10 江苏省继续教育项目 * (六)总结与报告 总结经验教训,以防止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以技术报告形式发表可为专业人员提供参考,以工作报告形式提交可为政府或卫生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007.10 江苏省继续教育项目 * 三、突发事件调查实例 ——上海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爆发调查 2007.10 江苏省继续教育项目 * 1988年1月中旬上海市突然发生大批症状相似的病人,大部分患者起病急骤,一般先有发热、乏力,继而有纳差、恶性、呕吐、腹胀。 由于疫情来势凶猛,一时间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恐慌。面对这一突发事件,究竟应如何在紧急应对处置的同时展开调查?病因又是如何被查明? 2007.10 江苏省继续教育项目 * 1、核实疫情和病原鉴定 1月19日报告134例,于18日相比(73例)增加83.6%;与去年同期相比(1987年1月19日仅49例),增加了173.5%; 病房和门诊肝炎病人明显增多,出现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