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使用内模加热法得到具有组合性能硼钢
Hot forming of boron steels using heated and cooled tooling for tailored properties
使用内模加热法得到具有组合性能的热成型硼钢
报告人:赖宇峰
摘要
处于完全马氏体状态的热成型部件表现出非常高的拉伸强度和硬度;然而,它们的延展性非常低这限制了它们对某些部件使用。通过控制局部冷却速率可以分别形成高强度的区域和强度降低延展性增加的区域,这样可以达到需要的组合机械性能。
关键词: Tailored properties Hot forming Cooling rate Bainite Ferrite Hardness
引言
热成型构件通常在炉子里加热奥氏体化后在模具中同时冷却和成型,一般冷却速度大于30 ◦C/s。超高强度钢优异的机械性能使它广泛用于汽车B柱,保险杠,横梁等处。
一个完全马氏体化的零件具有非常低的延展性,通过降低冷却速度(低于临界速度30 ◦C/s)可以得到强度较低,更加柔软的相,如:贝氏体,铁素体和珠光体。
引言
为了得到组合性能的构件,通常的方法:
a.对完全硬化后的构件进行再回火。
b.差温加热,使部分区域没有完全奥氏体化。
c.将不同性能的钢进行焊接。
d.降低冷却速度,或者改变模具材料(导热率)
本文通过控制内模不同部位的冷却速度来实现定制的组合性能。
实验过程
实验将模具人为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嵌入电加热芯的热模块(低的温度差);另一部分是通过冷冻水系统冷却冷模块(高的温度差)。两部分模具中有3mm空气间隙使其隔离。底部加入19mm陶瓷隔热层来减少热量损失。
实验过程
实验使用4140钢,化学成分如下:
实验过程
实验的热模块温度分别从25◦C加热到400 ◦C,冷模块保持在室温左右(25◦C)
奥氏体化温度930 ◦C,加热时间5min。
实验过程
数据分析
硬度
H1,H2取自冷模块(高冷却速度) H3 , H4取自热模块(低冷却速度)
数据分析
硬度
H5,H6取自热模块和冷模块中间的过渡区域,位置0代表热模块区,位置80代表冷模块区。
数据分析
硬度
在冷模块中加入垫片以补偿热膨胀导致的接触应力不足
数据分析
拉伸性能
A为冷模块 B为过渡区域 C为热模块
图(a)为模具温度25 ◦C图(b)为模具温度400 ◦C
数据分析
显微组织
图为不同区域或冷却速度下的SEM图
数据分析
显微组织
图为不同区域的各相百分数
结果与讨论
实验证明了使用400◦C,淬火4S加热模具可以有效的降低冷却速度以至于马氏体全部消失。同时在冷模块下可以得到高强度的马氏体区域。在冷模块和热模块的硬度分别为488HV,234HV。在热模块硬度降低了52%。
通过SEM图分析,在冷模块中组织主要为马氏体,在热模块中随着温度升高,贝氏体的含量逐渐上升。
完全马氏体化的UTS为1554MPA,在热模块中,平均降低了48%的UTS,延伸率提升了75%
插入一个垫片来补偿由于热膨胀导致的接触压力不足,这可以有效的改善冷模块的硬度。
谢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