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矿床学课件第十五章 节 可燃有机矿床.ppt
矿床学 第十五章 可燃有机矿床 太原理工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阴翠珍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煤的组成、成煤过程及我国煤的分布规律,并且掌握煤矿床和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和分布特征。 教学基本内容: 1. 可燃有机矿床的概念、特点及研究意义; 2. 煤和油页岩的概念、特点及形成条件; 3. 石油和天然气的概念、成因和油气藏。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可燃有机矿床、煤和油页岩、石油和天然气的概念、特点;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因和油气藏。难点是油气藏的概念及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因分析。 * 第十五章 可燃有机矿床 §1 概述 §2 煤和油页岩 §3 石油和天然气 * §1 概述 一、概念 二、矿床分类 三、意义 * 一、概念 可燃有机矿床:指由有机质沉积形成的具有燃烧能力的矿物和岩石,当其质和量达到工业要求的地质体。 §1 概述 * 一、概念 二、特点 三、成矿作用 四、形成条件 五、煤系及煤的分布 §2 煤和油页岩 * 一、概念 煤和油页岩是指在沼泽盆地中大量的堆积植物及微生物遗体残骸,经生物-化学作用而形成的固态可燃矿产。 §2 煤和油页岩 * 二、特点 1、矿床产于黑色、灰黑色沉积岩系内; 2、矿床具有特定层位,如C、P、J、Tr(N) 3、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有时呈透镜状,与围岩产状一致,规模大,个别后期呈鸡窝状 4、矿石具块状、条带状构造,凝胶状、纤微状结构 §2 煤和油页岩 * 5、矿石组分 1)矿物成分:按煤岩组成的形态分子和基质含量分为四类: 类型 基质 形态分子 光泽 镜煤 95% 5% 强 亮煤 多 少 较强 暗煤 少 多 弱 丝炭 极少 极多 丝绢 2)化学成分: ①有机组分:C、H、O、N、S、P等 ②无机组分:水、矿物杂质 * 三、成矿作用 1、腐泥化作用 2、泥炭化作用 3、煤化作用 §2 煤和油页岩 * 1、腐泥化作用 指生活于湖泊、海湾、泻湖中的低等生物死亡后沉向水底,在缺氧的还原环境中,主要通过厌氧细菌使残体中的脂肪、蛋白质等转变为腐泥的过程。 §2 煤和油页岩 * 2、泥炭化作用 指沼泽环境中高等植物残体在微生物参与下经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使残体中的纤维木质组织逐渐转变为泥炭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1)丝炭化作用 2)凝胶化作用 §2 煤和油页岩 * 3、煤化作用 由泥炭(腐泥)经生物-化学作用转变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的过程。分两个阶段: 1)成岩作用:泥炭通过压实、脱水、增碳、固结、煤化而形成褐煤的过程; 2)变质作用:褐煤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形成烟煤后,通过变质作用形成无烟煤的过程 §2 煤和油页岩 * 腐泥化作用 成矿作用 泥炭化作用 煤化作用 成岩作用 变质作用 腐泥 泥炭-褐煤 褐煤-烟煤-无烟煤 泥炭 §2 煤和油页岩 图 成煤作用示意图 * 四、形成条件 1、物源:大量生物持续繁殖——成煤必要条件; 2、气候:温暖潮湿最有利; 3、古地理:沼泽环境最理想; 4、构造运动: 沼泽下沉速度 ≈ 泥炭堆积速度,则煤层厚; 沼泽下沉速度 泥炭堆积速度,则为湖泊; 沼泽下沉速度 泥炭堆积速度,则植物残体氧化 §2 煤和油页岩 * 五、煤系及煤的分布 1、煤系 2、含煤岩系类型 3、聚煤盆地 4、煤的分布 §2 煤和油页岩 * 1、煤系:指聚煤盆地中的一套含煤层的沉积岩系,即含煤岩系。 2、含煤岩系类型 1)内陆型(陆相含煤岩系):① 内陆山间盆地型,② 内陆盆地型。 2)近海型(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浅海型,滨海平原型,海湾型,泻湖型。 3、聚煤盆地:指地史上为形成含煤岩系提供沉积物场所的构造成因或非构造成因的盆地。 聚煤盆地:按成因可分为: a、非构造成因——(山间)剥蚀盆地。(见下图) 图? 云南某侵蚀盆地煤田地质剖面图 b、构造成因——坳陷盆地,可分为波状坳陷盆地和断陷盆地。 (a)波状坳陷盆地——基底较连续,煤系分布广。 (见下图) 图? 波状坳陷盆地示意图 (b)断陷盆地——基底不连续,煤系沿同生断裂带状分布。(见下图) 图 断裂坳陷盆地示意图 * 4、煤的分布 1)全球三大成煤期:C3-P,J,K2- 2)中国重要成煤期: ① C3—P1,主要分布于华北、山西阳泉、河北唐山。 ② P2,主要分布于华南(芙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校园危机事件应对与处理》专题讲座.pptx VIP
- 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套装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4年.docx VIP
- 《工程伦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 GB50217-2018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docx VIP
- (高清版)-B-T 17799.2-2023 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第2部分: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标准.pdf VIP
- 2025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6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施工方案.doc
- 四川省2024年普通高校对口招生统一考试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企业发展五年规划目录.PDF VIP
- 2025年电信人工智能学习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