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系统功能 PPT教材.ppt
(1)灰质 后角 中间带 前角 白质 后索 外侧索 前索 脊髓内部结构 中央管 灰质联合 白质分为三个索。前正中裂与前外侧沟之间为前索,前、后外侧沟之间为外侧索,后外侧沟与后正中沟之间为后索。 在中央管前方,左右前索间有纤维横越,称白质前连合。在灰质后角基部外侧与外侧索之间,灰、白质混合交织,此处称为网状结构。 不同节段脊髓的灰、白质构成形态是不同的,这是由于不同节段脊髓因其所支配的身体部位不同而含有的神经元数量不同所致。 脊髓内部结构与功能 灰质 前角(柱):由运动神经元组成,支配骨骼肌运动 2种细胞:α运动神经元 支配梭外肌 γ运动神经元 支配梭内肌 2群细胞:内侧群 支配躯干肌 外侧群 支配四肢肌 脊髓内部结构与功能 灰质 侧角(柱): 见于胸髓和上3节腰髓(T1~L3), 由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构成。 骶髓2~4节(S2~4)相当于侧角部位,于前角 根部有副交感核,是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构成。 灰质 后角(柱):由中间神经元(4群细胞)组成,接受后根脊神经假单极神经元中枢突,并传导神经冲动。 如前所述,脊髓的白质主要由三个索组成,每个索都由不同的上行或下行的纤维束所构成。 在脊髓白质中上下行的纤维数量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类: ①长上行纤维,它们分别投射到丘脑、小脑和脑干的许多核团; ②长下行纤维,从大脑皮质或脑干内的有关核团投射到脊髓; ③短的脊髓固有纤维,这些纤维把脊髓内部各节段联系起来。脊髓固有纤维本身含有上、下行两个方向走行的纤维,它们主要紧靠脊髓灰质分布,共同组成脊髓固有束 白质 脊髓白质 上行传导束 薄束 楔束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 脊髓小脑后束 脊髓小脑前束 下行传导束 皮质脊髓束 红核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内侧纵束 前庭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二)脊神经 脊神经sumal nerves共31对 。 每对脊神经借前根和后根与脊髓相连。 前、后根均由许多神经纤维束组成的根丝所构成。 前根属运动性,后根属感觉性,后根较前根略粗,二者在椎间孔处合成一条脊神经干,感觉和运动纤维在干中混合。 后根在椎间孔附近有椭圆形膨大,称脊神经节。 31对脊神经中包括8对颈神经,12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1对尾神经。 脊神经是混合性神经,其感觉纤维始于脊神经节的假单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的中枢突组成后根入脊髓;周围突加入脊神经,分布于皮肤、肌、关节以及内脏的感受器等,将躯体与内脏的感觉冲动传向中枢。 运动纤维由脊髓灰质的前角、胸腰部侧角和骶副交感核运动神经元的轴突组成,分布于横纹肌、平滑肌和腺体。 二、脑和脑神经 (一)脑 脑位于颅腔内,由脑干、间脑、小脑及端脑(左右大脑半球)组成 脑干 小脑 间脑 大脑半球 中脑 延髓 脑桥 1. 脑干 Brain stem 脑干由3部分组成,自下而上为: 延髓 Medulla Oblongata 脑桥 Pons 中脑 Midbrain (1) 脑干的外形 一般认为快波是新皮层处在紧张活动状态时的主要脑电活动表现,α波是皮层处在安静状态时的主要表现,慢波是睡眠状态下的主要表现。 在幼儿时期,脑电波频率比成人慢,一般常见到θ波,到10岁后才出现明确的α波; 在婴儿时期,脑电波频率更慢,常见到δ波。此外δ波在成年人极度疲劳时及麻醉状态下也可出现。 癫痫患者,脑电图可出现棘波、尖波、棘慢综合波等,棘波的时程在80ms以下,幅度为50-150μV。尖波的时程为80-200ms,幅度为100-200μV。棘慢综合波指的是棘波后跟随出现一个慢波 脑电波形成的机制 突触后电位,同步活动 皮层诱发电位 Evoked cortical potential (ECP) 皮层诱发电位是指感觉传入系统受刺激时,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引起的电位变化。受刺激的部位可以是感觉器官、感觉神经或感觉传导途径上的任何一点。 常见的诱发电位有身体感觉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和视觉诱发电位等。 诱发电位一般分为三个成分:主反应、次反应和后发放 图10-49家兔大脑皮层感觉运动区诱发电位 上线:诱发电位记录,向下为正,向上为负 相关链接:计算机叠加处理 (三)觉醒与睡眠 觉醒与睡眠是一种昼夜节律性生理活动。 脑电活动 睡眠时许多生理功能发生了变化,一般表现为:①嗅、视、听、触等感觉功能暂时减退;②骨骼肌反射运动和肌紧张减弱;③伴有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例如,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瞳孔缩小、尿量减少、体温下降、代谢率减低、呼吸变慢、胃液分泌可增多而唾液分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