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紧缩对于抑制产能过剩效用探析.docVIP

信贷紧缩对于抑制产能过剩效用探析.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贷紧缩对于抑制产能过剩效用探析

信贷紧缩对于抑制产能过剩的效用探析   摘要: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产能过剩的表层诱因、深层诱因,提出在深层诱因的异化下,我国去年实行的一系列信贷紧缩的政策功效难以显现,并简要探讨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若干政策思路。   关键词:产能过剩;投资冲动;信贷紧缩      一. 能过剩的多层诱因      由于我国2005年经济增长率达到9.9%,应该说经济活动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潜在产出水平了,所以不存在宏观产能过剩问题,那么中国目前的产能过剩问题应该是微观意义上的、局部的产能过剩(张晓晶),也就是企业将资本边际收益维持在边际成本水平上时所出现的产能过剩。那么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是什么原因推动它们储备过剩的产能呢?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自主行为,还是在一些非常因素激励下企业的非自主行为?   1.产能过剩的表层诱因。   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中的真正企业,都可以根据自己对于行业发展和市场前景的判断来调整自己的产能储备。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增长率远远高于全球经济增速的大背景下,在我国长期实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下,在一些行业表现出较强盈利能力的示范效应下,在长期过低利率水平的激励下,我国一些企业在权衡成本与收益后,完全有理由因为看好某个行业发展而自发地扩大产能方面的投入,从而引起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2.产能过剩的深层诱因。   (1)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对于产能过剩的拉动。   地方政府的收入观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在中央下放事权上收财权后,地方政府为了摆脱收不抵支逐渐扩大的困境,利用地域上的行政管辖权,竞相争夺国有金融机构的金融资源进行投资扩张。因为在地方各级政府的收入主要来自增值税、营业税的情况下,只要有投资项目,企业开工生产,否认是否盈利,地方政府就可以按生产规模获得增值税和营业税收入。于是,在收入利益趋动下,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投资数量和规模的扩张,忽视长此以往可能造成的产能过剩后果。   地方政府“政绩”观对对于产??过剩的拉动。在GDP的增长成为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重要指标后,地方官员一方面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形成地方之间恶性投资竞争;另一方面地方保护主义观盛行,不仅异化国家相关限制性产业政策,政府管理缺位,还努力为已出现产能过剩的企业争夺金融资源,导致这些企业不能正常退出,产能过剩情况加剧。   地方政府失当的激励政策也推动了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消费对稳定经济运行和增长的支撑能力较弱,为了扩大内需,多年来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汽车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造成大量资金盲目流向汽车、房地产行业。不仅造成了汽车和房地产行业投资过热、出现产能过剩,还激励这些行业将已经过剩的产能变成过剩的供给,出现2002年和2003年汽车市场“井喷”式扩张,房地产市场出现“五高”问题(高档房、高价位、高空置率、高自有率、高风险)。   在上述因素作用下,地方政府纷纷上马各项项目。2006年一季度,地方项目投资增长31.2%,所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从89.2%上升到90.1%。一季度各地新开工项目数量就达33411个,比上年同期多10635个,其中3月份就新开工21688个项目。这些数字不仅成就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工程”和官员的“政绩工程”,还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状况,造成土地、资金的浪费,企业库存增加,利润下滑。   (2)银行信贷资金的大量投入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状况。   为摆脱流动性过剩困境,促使商业银行主动将大量信贷资金投入产能过剩行业。近年来,我国银行出现流动性过剩现象,以2006年数据为例,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占存款的比率下降到70%以下,存贷差超过10万亿。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仍是存贷利差的情况下,选择大的优质项目、扩张其信贷规模自然成为摆脱流动性困境的基本出路。目前出现产能过剩的行业不仅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表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且信息不对称风险相对较小(国企为承贷主体,地方政府为信用担保),即使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核销摆脱困境。商业银行在权衡融资项目收益与风险之后,必然把这些行业定为自己的优质客户,投入大量资金,使这些行业产能过剩加剧。   货币资本流动过程中的行政控制迫使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被动流向产能过剩行业。虽然国有银行的企业化改革一直在进行,但并不彻底。主要原因在于政府为实现赶超战略目标,保证体制内产出的较高增长水平,就必须掌握对资金的控制权,于是就出现了一个不是按商业原则而是根据政府偏好运作的国有银行体系,在这个体系内,对信贷资金的行政控制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中央政府对信贷资金的行政控制。具体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革中仍然担负一些政策性职能,将其相当一部分信贷资金投向国家指定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