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中村改造思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城中村改造思考

关于城中村改造的思考   摘 要 揭示了城中村在提供就业与收入、住房保障、发展经济和促进城镇化等积极作用,指出唯有这些积极方面的替代品出现,即实现城乡一元,城中村才能归于衰落,直至消亡。   关键词 低收入群体 城乡统筹 住房保障   1 城中村概况   1.1 概念与数量   城中村是指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在城市中形成的位于规划区内、周围被城市建设用地包围,但在土地权属、户籍、行政管理体制上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的农村居民点。   城中村数量巨大。截止2009年底,在全国655座城市中,几乎城城都有城中村,在全国19249座建制镇中,绝大多数都有城中村,或者本身就是村庄与城镇的混合物。我国拥有1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18座,大多数都有超过100个城中村。   1.2 特征和负面   居住人口以外来人口占绝大多数,以中青年为主,职业成分复杂。原住村民以房屋租金为主要收入,管理薄弱,治安混乱。人口密度高,建筑密度大,以住宅为主,私搭乱建多,质量参差不齐,安全隐患大。建设和空间形态处于半失控状态。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匮乏,环境差,交通混乱。社会保障滞后,社会治安差。等等。   从上述特征,可以看到城中村存在种种的经济、社会、环境、景观等问题。对此,国内已有深入研究,并形成共识。必须改造城中村,这毋庸置疑。在此,笔者将就城中村的积极作用展开论述。   2 城中村的积极作用   2.1 提供廉价住房,促进经济发展   城中村的大量涌现、发展与繁荣,形成了数量巨大的廉租房区,数十年来解决了上亿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问题,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成本。多年来流动人口的住房多由城中村来担负,这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对维护社会稳定也有积极意义。目前我国城市中约有1.4亿外来务工人员,其中相当部分居住在城中村。农民建设了本应由政府负提供之责的廉租房。   对外来人口而言,能够有地方住下来, 才谈得上打工做生意等一系列其他问题。多年来,城中村降低了上亿外来人口的入城门槛,使得低工资成为可能,降低了企业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支援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对中国经济繁荣有重大贡献。   2.2 提供就业   城中村解决了原居民的就业难题。由于城中村数量巨大,故而原村民的数量十分可观,最保守估计也在2000万以上。这些人的就业,政府不用花费一分钱,就被自动解决了。其社会意义是无法估量的。   2.3 加速城镇化   城中村的存在使得农民工和其他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的门槛降低,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加,对城市化的顺利推进具有积极意义。   2.4 农民转化为市民的中转站   当城市化进程非常快、村庄迅速转化为城中村时, 农民的素质难以迅速提升到通过提供劳务参与城市经济分工, 现实的路径, 都是通过出租住房。出租屋经济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城中村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途径。城中村农民对于出租屋经济的依赖是普遍和明显的。   城中村的积极作用往往与其负面作用同时存在,互为因果。在充分肯定城中村积极作用的同时,不应忽视它的巨大的负面作用。   3 改造城中村的想法   3.1 把属于农民的权利还给农民   必须重视城中村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城中村的形成,既有国家宏观层面制度设计上的系统缺陷,也是由于地方政府的“趋利性”而进行“有目的”的公共政策设计与选择的结果。粗暴地清理城中村,既违反人权,更是短期行为。要“消灭”城中村,核心是实现城乡平等,即实现城乡一元规制,而不是将其在空间上简单地“抹去”。要改变城市政府趋利型的增长政策,建构所有公民一视同仁的综合发展政策。   要引导正在形成中的城中村,制定政策,促使它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要有条件地允许农民自建廉价出租房,这既解决了村民的收入问题,也会降低外来人口的入城门槛。把城中村的建设纳入法治轨道,有利于减少城中村消极空间的形成;即便将来改造起来也更容易,比单纯的放任自流或完全禁止建设要好得多。   3.2 给流动人口提供住房保障   解决上亿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既是健康城市化的关键,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大力实施针对流动人口的住房保障,是解决城中村问题的釜底抽薪之策。   城中村治理应该与解决外来人口的居住需求结合起来,否则就只能是旧的村庄改造了,新的又会涌现。一旦有了大量的廉租保障房,外来务工人员对城中村的需求就会大大降低,城中村的人口和建筑密度才会下降,各种社会问题会减轻,生态环境会好转,进而改造或整治起来也更容易。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用工单位要向农民工提供符合基本卫生和安全条件的居住场所。农民工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应按照集约用地原则,集中建设农民工集体宿舍。有条件的地方,可比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相关优惠政策,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