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放顶煤开采
1、采煤机稳定性控制 单向割煤:“下割上清”; 充分利用制动阀; 机头3~5架割成水平平台; 煤机电缆分段捆绑固定。 2、支架稳定性控制 支架不下滑条件: 支架不下滑临界煤层倾角: 一定煤层倾角下支架稳定所需的最小支架支护阻力: (1)支架稳定性控制—防滑 (2)支架稳定性控制—防倒 支架不倒条件: 支架不倾倒的临界煤层倾角: j架成组布置时,支架组不倾倒条件: (3)支架稳定性控制—抗扭 扭动力矩: 抗扭力矩: 当M2M1时,临界煤层倾角: (4)支架稳定性控制—原则 1)单个支架失稳是大倾角综放面支架失稳的诱因,是支架稳定性控制的重点;支架稳定性控制的关键是确保失稳临界角大于工作面倾角。 2)支架稳定性控制的目的是保持工作面整体支护系统的稳定性,支架成组布置有利于增强其稳定性,有条件时工作面支架宜成组布置。 3)倾角较大时,支架有必然下滑的趋势,工作面宜预留一定的下滑空间。 (5)支架稳定性控制—措施 1) 支架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 2) 工作面伪斜布置。 3) 增大支架的失稳临界角,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 提高支架支护阻力。 ② 保证较大的支架与顶、底板间的摩擦系数f。 ③ 严格控制采高h,适当提高推进速度。 ④ 留设防滑平台。 ⑤ 用好侧护板,减小相邻支架间距。 ⑥ 采煤机采取单向割煤方式。 4) 支架3~5架一组成组布置。 3、刮板输送机稳定性控制 1) 工作面伪倾斜布置; 2) 由下向上推移刮板输送机; 3) 留设防滑平台; 4) 利用单体支柱推溜。 4、工程实例 实例一:潞安集团五阳煤矿5102工作面,煤层倾角最大32°,煤质松软,厚6.03m,断层、陷落柱发育,含夹矸,地质条件复杂,工业性试验期间,工作面设备得到了有效控制,5个月共推进270m,产煤39.5万t;平均日产2616 t,最高日产 4360 t,平均月产7.9万t ,最高月产可达13万t,最高工效33.6 t/工,工作面采出率达86.7%。 实例二:兖矿东滩煤矿1301工作面面,煤层倾角最大42°,厚8~10m,中硬煤层,断层发育,夹矸厚度大,回采期间共安全采煤299万t,平均月产量为49.84万t,平均月进尺为208m,最高月产达55.62万t,最高日产25869t,回采工效114.7t/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放煤步距(循环放煤步距) 放煤步距是指两次放煤工序之间,综采面推进方向的前进距离,其值为采煤机截深的整数倍。通常有: “一刀一放” “二刀一放” “三刀一放” 合理选择放煤步距,对提高煤炭采出率、降低含矸率是至关重要的。放煤步距与顶煤厚度、顶煤冒放性、顶煤冒落时的垮落角、煤层的顶板条件及采煤机截深等有关。 放煤步距大,顶煤放不出,煤损大; 放煤步距小,煤矸混杂,煤质差。 放煤步距太大:顶板方向的矸石先于采空区后方的煤达到 放煤口,关口,顶煤放不出。 放煤步距太小:采空区方向的矸石先于上部顶煤到达放煤口,顶煤损失部分。 放煤步距影响因素 : 顶煤厚度;顶煤可放性;顶煤硬度和冒落时的垮落角;直接顶厚度;埋深等。 生产中常用截割一刀煤放顶煤一次(一刀一放)、截割两刀放顶煤一次(两刀一放)。 阳泉一矿实测:放煤步距与采出率和含矸率的关系 放煤步距(m) 采出率(%) 含矸率(%) 备注 0.5 ? 0.6 打开放煤口即有矸石混杂 1.0 ? 1.2 86.5 11.45 1.5 ? 1.8 72.93 12.27 2.0 ? 2.4 70.48 16.99 兴隆庄煤矿放煤步距的选择 放煤步距与顶煤厚度、顶煤冒放性、顶煤冒落时的垮落角、煤层的顶板条件及采煤机截深等有关。其确定方法以现场试验对比方法,为便于组织生产,其值为采煤机截深的整数倍。 兴隆庄煤矿对放顶煤综采面不同的放煤步距和放煤作业方式进行了离散元数值计算分析、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 根据离散元数值计算,放煤步距0.8m时,采出率较高;步距1.0m时,采出率第二,但煤质在放煤步距为1.0m最好,是最理想的放煤步距。 现场实测,放煤步距1.0m时采出率最高,步距为1.2m和步距为0.8m时较为接近,但含矸率和灰分1.2m时高,步距为0.8m时次之。 综上,根据采煤机功率情况,确定截深1.0m,采用一刀一放,放煤步距为1.0m,煤炭采出率高,工作面单产水平高。 放煤步距/m 放出指标 离散元分析 现场分析 单轮顺序 双轮顺序 0.6 采出率/% 97.1~100 灰分/% 29.9~41.96 含矸率/% 25~43 0.8 采出率/% 96.7~97.9 82.37 82.5 灰分/% 22.4~28.34 18.32 18.12 含矸率/% 13.7~22.6 1.63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