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绪论 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材.ppt
无机非金属材料学
教师:李爱菊
山东大学材料学院
绪 论
材料是人类用以制作有用物件的物质,人类历史证明,材料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
工程材料发展历史随时间推移的相对重要性示意图
(时间是非线性的)
绪 论
主要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
传统陶瓷是以粘土、长石、石英等为主要原料,经粉碎、混合、成型与烧成等工序而获得的制品或材料;
广义的陶瓷是指以无机非金属天然矿物或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及盐类等为主要原料,按传统陶瓷工艺制备的材料。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范畴与定义
绪 论
主要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
狭义的玻璃是一种在凝固时基本不结晶的无机熔融物,即通常所说的无机玻璃,如硅酸盐玻璃;
广义的玻璃是指具有玻璃转变特征的非晶态固体。
所谓玻璃转变现象是指物质由固态加热或由熔体冷却时,在某一温度附近出现热膨胀、热容等性能突变,这一温度称为玻璃转变温度。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范畴与定义
绪 论
主要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
水泥是指加入适量的水后可成塑性浆体,经过一段时间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且可将沙、石等材料牢固地粘接在一起的细粉状水硬性胶凝材料。
耐火材料是指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是辅助各种高温技术的结构材料。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范畴与定义
绪 论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史
新石器时代不同造型的陶器
1-彩陶菱纹罐;2-彩陶旋纹瓶;3-彩陶折腰盆;4-印纹红陶鼎;5-高祖黑陶杯
绪 论
殷周时代—釉料和釉陶
硬质釉陶 青釉瓷(东周)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史
馒头窑结构示意图
绪 论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史
龙窑窑结构示意图
绪 论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史
唐代:以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及唐三彩为代表;
宋代:五大瓷窑产品及高半透明瓷器就闻名于世,并出现兔 毫、油滴等名贵瓷釉。
宋代兔毫盏
宋建窑油滴盏
绪 论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史
从明代开始,以景德镇为瓷业中心,以绢云母质瓷为代表。清代吸纳众家所长,出现了青花、粉彩、祭红等世人关注的名贵瓷釉。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特种技艺得以恢复,并使名贵陶瓷有了长足发展,还开发了滑石瓷、骨灰瓷、高长石瓷等新品种。
中国瓷器从9世纪就远至非洲东部和阿拉伯地区,南宋时传入欧洲;
12世纪前后欧洲开始仿制中国瓷器。
绪 论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史
从传统陶瓷到先进陶瓷被称为陶瓷材料的第二次重大飞跃。
19世纪末,已能成功的合成氮化硅(Si3N4)和碳化硅(SiC);
20世纪以后,使用陶瓷代替钨、钴、镍、钼等战略金属材料;
20世纪70年代,用高温高强度陶瓷代替耐热合金、将传统陶瓷用于电力行业的绝缘子;
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制造出了几乎不含玻璃相的陶瓷,如Al2O3纯陶瓷,其Al2O3含量可高达99%以上,熔点达到2050℃,有1000℃以上高温强度,莫氏硬度为9,室温导热率达29W/m·k,其绝缘性能非常好,其介质损耗低于10-4;
到20世纪末,高技术陶瓷的研究与应用已取得很大进展。
绪 论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史
新型陶瓷材料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
绪 论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史
陶器和瓷器的主要区别:
(1)陶器未被玻化或玻化程度不高,结构不致密,而瓷器玻化程度高,结构致密、细腻,断面呈石状或贝壳状;
(2)陶器不透光,而瓷器透光;
(3)陶器敲击声沉浊,而瓷器声音清脆;
(4)陶器的吸水率一般大于3%,而瓷器在3%以下。
炻器、瓷器与细瓷间的主要区别:
炻器的吸水率在1%~3%,透光性差,坯体通常较厚,断面呈石状;细瓷器吸水率不大于0.5%,透光性较好,断面细腻,成贝壳状;普通陶瓷吸水率在1%~0.5%,性能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绪 论
2.玻璃的发展史
玻璃的制造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公元前3500年前,由古埃及人首先发明了玻璃;
到了公元前1000年,古埃及人就掌握了玻璃吹制的工艺,能吹制出多种形状的玻璃产品;
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发明用铁管吹制玻璃制品,进而产生了著名的威尼斯玻璃的鼎盛时期;
16世纪后,欧洲成为了玻璃制造中心,且用煤代替木柴作燃料;
18世纪瑞士人发明用搅拌法生产光学玻璃,并开始用纯碱作主要原料;
19世纪中叶后,发生炉煤气及蓄热室池炉的出现使玻璃生产连续化,特别是德国人阿贝、肖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