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温病学古今医案病案集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七、湿热痿证(肖永林《中国乡村医生杂志》1989年第 11期) 患者,潘某某,女,48岁,1977年8月来诊。至来诊时已病半年。于长春应化所医院住院治疗无效,求治于中医而来诊。 患者起病状如感冒,发热恶寒,后恶寒渐解,而发热加重。大抵每日上午37.5℃~38℃,下午39℃左右,夜间可达40℃以上。体温虽高但口不渴而粘腻,身重,脘腹痞满,饮食减少,时有恶心,小便黄赤短涩而热。住院后用各种方法治疗而发热始终不退,逐渐出现下肢麻木,行动不便,软弱无力而终致不仁不用。 根据患者之发病过程、临床表现,知此病为痿躄无疑,而其属何证,一时颇为踌躇。但一见患者之舌象,心中顿觉豁然。其舌质红绛,苔黄白而粘腻,此乃湿遏热伏,是湿热并重之证。《内经》早有“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之论。此患之发热乃湿热发热,痿躄也因湿热而成。 辨证即属湿热,遂以化湿清热法治之。用三仁汤和杏仁滑石汤加减: 杏仁15g 白蔻仁15g 薏苡仁50g 陈皮15g 半夏10g 厚朴15g 石菖蒲15g 滑石15g 淡竹叶5g 通草5g 黄芩10g 黄连10g 郁金10g 水煎服。 3剂后,体温夜间降至39℃左右。又用3剂,体温又降,脘腹痞满渐舒,食欲有增。数月不效之证,用药数剂,即见好转,可知药已对证。考虑湿热成痿,应以三妙散为主方,故于上方中加苍术25g 黄柏15g 牛膝15g 。 一周后,患者来诊时,喜形于色,已不是由人抬着,而是用人搀扶。言及服第2剂药的夜间,左腿忽觉疼痛难忍,但心里却很高兴。因自下肢痿废之后,一直不知痛痒,而今疼痛难忍,知是病情好转。黎明前疼痛渐止,自试其左腿已能活动,用手掐之,亦知疼痛。第2日晚,右腿也如左腿前晚之情况一样。第3日晚早,双腿已能活动,但行走还很困难,因颇觉双腿软弱无力。此情况真是大出意料。当初给予清热化湿法,无非是根据患者之舌象。但效果如何,心中无数,未想到却有此奇效。可见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得当,疗效有时会出乎意料的。此时,舌苔已基本退净,体温也正常。考虑为湿热已化,经络渐通,于是在方中加当归、赤芍各15g ,以图通达经络。不料复诊时,患者言,服药后,晚间又有发热,食欲减退,舌苔也已厚腻。恍悟,此系用药之误,遂去归芍,两剂后,热退苔减。后予理脾渗湿之剂调理。至国庆节时,患者已能策杖游园。 温病学古今医案病案辑 长春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教研室 一、风温犯肺(《蒲辅周医案》,中医研究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年) 张某某,男,2岁,1959年3月10日因发热三天住某医院。住院检查摘要:血化验:白细胞总数27,400/立方毫米,中性70%,淋巴24%,体温39.9℃,听诊两肺水泡音。诊断:腺病毒肺炎。病程与治疗:住院后,曾用青、链、合霉素等抗生素药物治疗。会诊时,仍高烧无汗,神昏嗜睡,咳嗽微喘,口渴,舌质红,苔微黄,脉浮数,乃风温上受,肺气郁闭,宜辛凉轻剂,宣肺透卫,方用桑菊饮加味。处方: 桑叶一钱 菊花二钱 连翘一钱五分 杏仁一钱五分 桔梗五分 甘草五分 牛蒡子一钱五分 薄荷八分 苇根五钱 竹叶二钱 葱白三寸 共进两剂。 药后得微汗,身热略降,咳嗽有痰,舌质正红,苔薄黄,脉滑数,表闭已开,余热未彻,宜予清疏利痰之剂。处方:   苏叶一钱 前胡一钱 桔梗八分 桑皮一钱 黄芩八分 天花粉二钱 竹叶一钱五分 橘红一钱 枇杷叶二钱 再服一剂。   微汗续出而身热已退,亦不神昏嗜睡,咳嗽不显,唯大便两日未解,舌红减退,苔黄微腻,脉沉数,乃表解里未和之候,宜原方去苏叶,加枳实一钱,莱菔子一钱,麦芽二钱。   服后体温正常,咳嗽已止,仍未大便,舌中心有腻苔未退,脉滑数,乃肺胃未和,拟调和肺胃,利湿消滞。处方:   冬瓜仁四钱 杏仁二钱 苡仁四钱 苇根五钱 炒枳实一钱五分 莱菔子一钱五分 麦芽二钱 焦山楂二钱 建曲二钱   服二剂而诸证悉平,食、眠、二便俱正常,停药食养痊愈出院。 【按语】此病为小儿风温,证属肺气郁闭,而投辛凉宣肺透卫法。患儿肺热症状显著,如咳喘、口渴、舌红,苔微黄。由于邪热内郁侵扰心神而出现神昏嗜睡。但蒲氏见其无汗,脉浮数而诊断为肺气郁闭。但和邪在肺卫证有所不同,但都有卫表腠理不通的病理特点,治疗上仍从辛凉宣透入手,且小儿稚阴稚阳之体,故用药不取荆芥、豆豉之品,而予桑菊饮清轻辛凉之剂, 宣肺以散上受之风,透卫以清在表之热。药后表郁得解,热势见减,继投清疏利痰之剂而见效。在其后又因小儿挟食滞,配合消食化滞之品,终获痊愈。本例病情重而用药轻清,没有采用大剂重投或苦寒沉降之品,符合“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治疗思想。 二、风温痰热痉厥(《丁甘仁医案》,武进县医学会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徐孩,发热六天,汗泄不畅,咳嗽气急,喉中痰声

文档评论(0)

mkt36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