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五年级上8成语故事_2
也有少于四个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等; 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等。 不是四个字的成语在成语中占绝少数。 小游戏 看图猜成语 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简单的几个字就浓缩了深刻的道理,其中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则成语故事。 最终这个卖矛和盾的楚国人怎么样了? 张口结舌 形容因理屈或害怕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近义词: 目瞪口呆 哑口无言 楚国人为什么张口结舌呢? 如果“矛”戳穿了“盾”,说明: “矛”很______,“盾”不 _____。 如果“矛”不能戳穿“盾”,说明: “矛”不_____,“盾”很_______。 总之,楚国人总有一句话是假的。 你能说说“自相矛盾”的意思吗? 比喻说话、做事前后不一致,相抵触。 我明白了 说话、做事不要自相矛盾,而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 分角色表演读 《自相矛盾》 齐宣王 吹竽 齐湣王 南郭先生 演奏 腮帮 俸禄 腮帮:腮。 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工资)。 墙壁 逼真 神韵 ( )( )( ) 璧( )( ) 写一写 张僧繇 金陵 唬人 腾空 霎时间 张牙舞爪 乌云密布 电闪雷鸣 惊叹不已 点睛之笔 例:学生写了篇文章交了上去,老师简略增删几句,竟使全文色彩焕然一新。真可谓是( )之笔。 背诵《画龙点睛》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3)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检查自学 自读要求 听同学朗读课文并思考: (1)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3)“点睛”的结果怎样? 《画龙点睛》 讨论,指导朗读: (1)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的?所以人们觉得这龙怎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这四条龙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奇怪的是都没有画上眼睛。游客看了,觉得缺少神韵,很是惋惜,就请张僧繇把龙的眼睛画上去。 (2)此时应该读出游客怎样的心情? 奇怪、惋惜 《画龙点睛》 (3)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用文中语句回答。 (4)“点睛”的结果怎样?此刻人们的态度又怎样? 用文中语句回答。 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 游客们惊叹不已,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 *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8 成 语 故 事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绝大多数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自相矛盾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3)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检查自学 自读要求 chuō máo dùn chǔ mài ruì ? 戳 矛 盾 楚 卖 锐 戳穿 矛盾 楚国 卖矛 锐利 ( )( ) ( ) ( ) ( ) 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思考: 矛 盾 矛:古代兵器,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成的枪头。 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箭的武器。 “夸口”是什么意思? 说大话 文中谁在说大话呢? 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 “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有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自相矛盾》 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和周围的人有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他刚刚说去看电影了,现在又说今晚一直待在家,显然是( )。 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 8、成语故事 “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滥竽”意思是吹不成调的竽。 “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 听同学朗读并思考: 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 《滥竽充数》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这句话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要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 ?mú 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南郭先生的结局如何? 滥竽充数 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近义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司法考试要点..doc VIP
- ASME BPVC-VII-2017 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 第七卷:动力锅炉维护推荐指南 国外国际标准.pdf VIP
- GB_T 17671-202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docx VIP
- 教育技术学教学课件-第十一章-教学系统设计.ppt VIP
- 高碳铬轴承钢退火缺陷组织及评级.pdf VIP
- 教育技术学教学课件-第二章-教育技术学的形成.ppt VIP
- 教育技术学教学课件-第七章-计算机教育应用.ppt VIP
- 教育技术学教学课件-第八章-网络教育应用.ppt VIP
- 教育技术学教学课件-第十二章-教育技术学新兴研究方向.ppt VIP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