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理论 经典.pptVIP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配理论 经典

分配理论 (1)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2)工资理论 (3)利息理论 (4)地租理论 (5)利润理论 (6)社会收入分配与公平 1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在前面的产品市场分析中: (1)在推导产品需求曲线时,假定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但没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 (2)在推导产品供给曲线时,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是既定的,但没说明其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实际上,消费者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价格和使用量,所以这部分又称为“分配论” 。 19 世纪的西方经济学家(由斯密提出,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加以公式化)把生产要素分为3类: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三类生产要素的价格,分别称为地租、工资和利息。 19 世纪末,第四种生产要素企业家才能被马歇尔提出。企业家才能在于组织前面的 3种生产要素。该要素的价格是正常利润,正常利润被包含在成本之内,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特殊的工资。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分析 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 (1)生产要素市场上的需求具有间接性,是引致需求(Derived Demand),或派生需求。 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于消费者。消费者的目的是为了直接满足各种需要(直接效用)。 在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厂商。厂商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和出售产品以获得利益。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引起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2)生产要素市场上的需求具有联合性。 对(多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共同的、相互依赖的需求。这个特点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生产要素往往不是单独发生作用的。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假定:完全竞争厂商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生产单一产品、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 强调:利润最大化要求任何经济活动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必须相等。 这一原理不仅适用于产品市场(产品数量的决定),而且也适用于要素市场(要素使用量的决定)。 边际成本(MC):增加一单位资源所增加的成本; 边际产量收益 (MR):增加一单位资源所增加的收益。 利润=收入—成本 利润最大时, 对于只有一种变动生产要素X的生产系统: 其中 是产品售价, 是可变动劳动要素的价格。 是变动生产要素X的边际产量。 例: 巨浪公司生产袖珍计算器,设备的数量在短期内不会改变,但可以改变工人的数量。每天产量与工人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为: 计算器的价格为每只50元,工人每天的工资为40元。该公司使用多少工人可以使利润达到最大? 解: 边际收入 边际成本 最后一劳动的边际收益(边际产量乘以产品价格),等于他的工资。 相关知识回顾: 消费需求理论 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MU1/P1=MU2/P2……=MUn/Pn 生产理论 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使用 MPL/w=MPK/r…… 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 以劳动为例 (1)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实物量) 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它表示完全竞争厂商增加使用1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成本。 综上所述,利润最大化的厂商投入要素的使用量: MPL * MR = PL MPK * MR = PK 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使用 MPL/w=MPK/r…… = 1 /MR 2 工资理论 一、劳动的需求 工资是劳动力所提供的劳务的报酬。 按计算方式:计时工资,计件工资 按支付手段:货币工资,实物工资 按购买力:名义工资,实际工资 劳动的需求: 劳动的需求曲线(L—W)向右下方倾斜 劳动是占用时间的一种方式,与之对应的另一种占用时间的方式是休闲。劳动是将时间供给给他人使用的结果;休闲则是自己支配时间的方式。 (1)工资增加 → 刺激劳动的供给增加 → 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 (2)闲暇减少 → 心理上的负效用(由收入补偿)增大 结果:劳动供给的 L—W 关系比较复杂 个人的劳动供给曲线 具有向后弯折的特点 例如:初始阶段 工资W = 10元/小时, 我愿意工作5小时 获得收入50元/每天 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的形状不同于个人劳动供给曲线的原因 虽然单个消费者的供给曲线具有向后弯曲的特点,但整个市场的供给曲线却不一定也是如此。 因为在较高的工资水平上,现有的工人也许提高较少的劳动,但高工资也吸引进来新的工人,因而总的市场劳动供给一般还是随着工资的上升而增加,从而市场劳动供给曲线仍然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利息(率)是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西方经济学中对利息来源的解释 (1)由于时间偏好,未来消费的效用不如现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