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固定→脱水→透明→包埋→切片10μm厚→脱腊→染色→封片
(1)细胞(cell) 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成人约有1015 个、200余种。 (2)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由细胞分泌形成。 * 器官(organ) 组织以不同的种类、数量和方式组合形成器官。 * 系统(system) 若干功能相关的器官构成。 二、组织学(histology)的意义 1、促进了生理学的进步。 2、是病理学的基础。 3、促进人类对自身的深入了解。 三、组织学(histology)的发展简史 1、光学显微镜(light microscope,LM)的发明 (1)16 世纪末荷兰人发明光学显微镜。 (2)1665 年英国人胡克命名“细胞”。 (3)1801 年法国人比沙提出“组织”概念。 2、细胞学说的提出 1838-1839年由德国人施万、施莱登提出。 内容包括: (1)细胞是一切动、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细胞内进行着复杂的化学反应。 (3)新细胞由原有细胞产生。 3、电子显微镜(electron microscope,EM)的发明 1932 年德国人卢斯卡、科诺尔发明电子显微镜。 4、当代组织学 (1)新仪器、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2)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原位杂交技术将组织学引入分子水平。 (3)组织工程学技术拓展了组织学的临床应用前景。 四、组织学(histology)的学习方法 1、掌握重点 学习的重点为组织和细胞水平。 2、形态和功能相统一 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结构的必然表现。 3、注意平面形态和立体形态的关系 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将二维图形还原为三维构像。 4、注意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培养观察能力:重视实习课和图像观察。 五、组织学(histology)技术简介 1、光镜技术(光镜分辨率0.2μM) (1)石蜡切片术(paraffin sectioning) 取材(1 cm)→固定→脱水→透明→包埋→切片(5-10 μm 厚)→脱腊→染色→封片 (2)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法) 是组织学中最常用的染色法,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使染色质和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使胞质和细胞外基质着红色。 (3) 特殊染色 2、电镜技术 (1)透射电镜术(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分辨率0.2nM) 取材(1 mm3)→戊二醛、锇酸双重固定→树脂包埋→超薄切片(50-80 nm 厚)→电子染色(醋酸铀、柠檬酸铅) 用于观察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 (2)扫描电镜术(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分辨率5-7nM) 无需制备切片,用于观察组织细胞表面立体结构。 3、组织化学术(histochemistry) 为应用化学、物理、生物化学、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技术,与组织学技术结合而产生,在组织切片显示某种物质的存在和分布状态。分为:一般组织化学术,免疫组织化学术和原位杂交术。 (1)一般组织化学术 组织中的某种结构成分与所加试剂发生化学反应、并呈现某种颜色,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 ① 糖类: PAS(过碘酸希夫)反应,显示多糖和糖蛋白,呈紫红色。 ② 脂类:锇酸固定兼染色,呈黑色。 ③ 核酸:福尔根反应显示DNA,呈紫红色。甲基绿-派若宁反应同时显示DNA与RNA,甲基绿与细胞核DNA结合呈蓝绿色,派若宁与核仁及胞质内的RNA结合呈红色。 ④ 酶类:酶与特异性底物的反应产物、再与捕捉剂反应,形成有色的沉淀物。 (2)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检测组织切片中的肽和蛋白质。 (3)原位杂交术(in situ hybridization) 即核酸分子杂交组织化学术,检测基因(DNA片段)的有无、基因的表达活性(mRNA)。 ① 原理:用带标记物的已知碱基顺序的核酸探针与细胞内待测核酸按碱基配对原则进行特异性原位结合(杂交),并通过对标记物的显示而获知待测核酸的有无及相对量。 ② 常用标记物:放射性核素、地高辛。 4、放射自显影术(autoradiography) (1)概念:通过活细胞对某种放射性物质的特异性摄入,以显示该物质在组织和细胞内的分布、含量和代谢过程,借以反映细胞的功能状态。 (2)应用举例 ① 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研究DNA合成和细胞增殖状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