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环境污染监测与评价
EI=0.25×生物丰度指数+0.2×植被覆盖指数+0.2×水网密度指数+0.2×(100-土地退化指数)+0.15×环境质量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优(EI≥75); 生态环境质量良(55≤EI<75); 生态环境质量一般(35≤EI<55); 生态环境质量较差(20≤EI<35); 生态环境质量差(EI<20)。 位次 地市 EI 生物丰度 指数 植被覆盖 指数 水网密度 指数 土地退化 指数 环境质量指数 1 威海 81.99 84.41 81.16 86.07 32.79 93.32 2 青岛 74.54 75.06 73.36 63.00 26.46 91.94 3 烟台 74.45 92.88 94.16 60.88 69.52 94.19 4 济宁 73.77 75.44 64.73 58.35 17.02 91.28 5 枣庄 71.68 80.19 85.82 47.97 39.30 84.90 6 济南 71.54 87.32 86.09 28.25 34.26 91.28 7 临沂 71.45 81.52 82.38 55.68 54.38 95.58 8 莱芜 71.40 100.95 100.00 32.72 61.95 80.04 9 东营 70.63 71.58 45.14 55.36 3.71 89.16 10 泰安 69.51 81.82 78.71 32.99 35.36 91.89 11 潍坊 69.25 72.54 69.13 46.31 29.82 93.25 12 淄博 68.42 99.89 98.39 29.74 68.74 77.13 13 菏泽 67.90 62.54 64.20 35.95 9.72 94.50 14 滨州 67.65 62.75 60.21 35.66 2.95 89.16 15 聊城 65.82 61.55 63.91 28.29 8.70 91.58 16 日照 65.81 86.39 83.69 65.91 97.65 92.13 17 德州 65.41 60.59 62.73 35.59 12.80 87.74 三、生态风险评价 广义的生态安全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 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 生态安全评价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是一种交叉学科的实践。 (一)生态安全 1.生态风险评价的内容及程序 危险性的界定 终点选择 环境特征 污染源 效应评价 暴露评价 风险表征 风险管理 (二)生态风险评价 是就各类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对生物系统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的定量评估。包括预测性风险评价和回顾性风险评价。 2.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 通常用于环境评价的物理模型是实验室内各种毒性试验数据,如鱼类毒性试验的结果。这些实验生物代表某些生物或整个水生生物的反应情况。 物理模型 统计学模型 应用回归方程、主成分分析和其他统计技术归纳和表述所获得的观测数据之间的关系,作出定量估计。 数学模型 综合不同时间和空间观测到的资料,根据易于观察到的数据预测难以观察或不可能观察到的参数变化,说明各种参数之间的关系,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效应模型 归宿模型 数学模型 模拟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与归宿 模拟污染物质对生物的影响与胁迫作用 引起不确定性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 自然界固有的随机性; 人们对事物认识的片面性; 实验和评价处理过程中人为误差。 不确定性是生态风险评价的主要特点 定量描述这些不确定性是生态风险评价的核心 指使生物体某项观察指标发生异常变化所需的最小剂量,亦即能使生物体开始出现毒性反应的最低剂量。 最小有作用剂量略高于最大无作用剂量,亦可称为中毒阈剂量。 ⑷最小有作用剂量(最小有作用浓度) 在某一期限内导致某一特殊反应的毒物剂量或浓度,例如平衡的丧失、生长抑制等。 表示方式为ED50或EC50,ED50为半数有效剂量,EC50为半数有效浓度。 ⑸效应剂量(效应浓度) 二、环境污染物毒性的评价方法 通过急性毒性实验获得结果可阐明外来化学物质的相对毒性及毒作用的特点和方式,确定毒作用剂量-反应关系,为进一步进行其它毒理试验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直接参考依据。 1.急性毒性评价 急性毒性 指外来化学物质大剂量一次或24h内多次接触于机体后,在短时间内对机体引起的毒性作用。 采用体内试验方法,根据实验生物染毒时间的长短或次数分为急性、亚急性(亚慢性)、慢性,以及长期和终生毒性试验。 (一)一般毒性评价 研究受试物大剂量给予受试动物后,在短时间内所引起毒作用的这一过程,谓之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 评价环境污染物毒性的重要手段,是一种控制工业废水排放的常规监测方法。鱼和大型无脊椎动物96小时LC50的急性毒性试验,无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课时 光传播.ppt
- 第一课时_同一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ppt
- 第一课 大洋与大洲(新教材).ppt
- 第一课时:磁现象电流磁场.ppt
- 第一轮复习课件:中国交通运输业.ppt
- 第一部分 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发育.ppt
- 第一轮复习第二章组成细胞分子.ppt
- 第一部分 热力设备及系统绪论.ppt
- 第一部分 第五单元 电与磁 信息传递 第1讲 电与磁.ppt
- 第一部分 教材梳理 第6讲 空气成分和氧气.ppt
- 建筑工程进度延误原因与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研究报告.docx
- 基于教师教学画像的小学美术创意教学资源精准匹配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导学案的高中数学课堂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微型垂直农场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主管护师考试进入状态的技巧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主管护师考试重点复习清单试题及答案.docx
- 高中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课程评价与改进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主管护师考试重要资料下载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主管护师考试进行中的常见问题试题及答案.docx
- 智能穿戴设备新品类在环保监测领域的市场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