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复习课件
考点一、重庆谈判 (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发动内战的本质。 材料一 不少同志义愤地说:“谈判自然可以,但是要谈判,请他蒋介石自己到延安来”。毛泽东决定亲自出去,还建议由刘少奇代理自己的职务,建议书记处增补陈云、彭真二人,以便毛泽东、周恩来不在时书记处仍有5人开会。这表明毛泽东已经充分考虑到此行的危险。在谈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主动表示让出广东、浙江、苏南、皖南、湖北等8个根据地。 立足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了哪些努力与让步? 考点二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考点三 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3)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 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3、材料:抗战已使中国经济受到重大打击,抗战后一度恢复,可是内战使经济又迅速恶化,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财政金融极度混乱。以国统区米价为例,1947年1月初,每担为6万元,6月份涨至50万元,7月份又涨至65万元。物价飞涨,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工薪阶层,如教师等。……最终导致国统区经济走向崩溃。 ---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 * * 日本政府向盟国投降 延安人民欢庆抗战胜利 1、背景:国际、国内 2、时间: 3、谈判的目的:国民党、共产党 4、中共代表人物:毛泽东 5、结果: 6、意义: 7 认识从蒋介石谈判的目的和谈判内容不承认民主政权和军队幻灯片 8考点二 1945年 8月28日——10月10日,共43天 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考点解读 一 重庆谈判(内战前的较量) 中共在政治上处于主动地位,扩大了中共的影响,赢得了民心,使国民党处于被动地位。 有些报纸的言论,非常强调毛先生出来,好象只要他一出来,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显然蓄着一个很大的阴谋,就是说,如果毛先生不出来,那么就是毛先生的不对了,就可以把发动内战、破坏团结等等罪名都往共产党身上推了。 ——莫一尘《解放问题的关键》 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 ——国民党《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 阅读材料 国民党:假和平 真内战 不去重庆 正中蒋介石的圈套 毛泽东赴重庆能改变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既定方针、能阻止内战的爆发吗?他还该不该赴重庆谈判?谈谈你的看法。 不能。 国民党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的政权,为维护其阶级利益,他们必然要反共反人民,坚持独裁内战,不可能改变既定方针。 去重庆 经过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坚决反对内战;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愿望,要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同时,还可戳穿蒋介石假和平阴谋。 共产党:争和平 反内战 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毛泽东 说一说:重庆谈判意义? 阅读材料: 中共在谈判地点上、谈判代表人选上、控制区域上(或协定内容上)作出让步 考点突破 考点解读 二、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战略防御) 1、背景: 2、原因: 3、经过及结果: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由于众寡悬殊,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 1)毛泽东、周恩来等撤离延安后,率 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一直转战陕北,指挥解放战争。 2)彭德怀、贺龙率西北人民解放军, 进行多次战役,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进攻) 考点解读 1、时间: 2、经过: 3、结果: 4、意义: 1947年夏 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直插大别山地区。 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 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武汉 南京 大别山 重 点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战略决战) 考点解读 1、背景: 2、时间: 3、战役名称: 4、主要战役的战况及影响: 渡江战役幻灯片 19 1948年9月—— 1949年1月 解放战争中敌我力量变化情况 单位:人 1946年7月 365万 430万 373万 120多万 195万 280万 1947年6月 1948年8月 国民党军 人民解放军 三大战役 从1948年9月到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