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代青瓷演示教学.ppt
唐末,各种社会矛盾尖锐突出,“纷纷五代乱离间”。可是五代十国时期,各地割据政权的存在并没有停止陶瓷业的进步和发展,一些割据的藩王政权为保持自己的统治,采取保境安民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讲促进了陶瓷业的繁荣。五代时期瓷器的胎釉、器型、纹饰等都与唐代风格有着继承和变革的血脉联系。这些我们可以通过对五代时期各主要窑口的瓷器分析得到证实。
一、浙江越窑。五代越窑以黄鳝山、燕子冲、瓦牌山、南山脚等几个窑口为主,五代时的越窑青瓷称为“秘色瓷”,其质地细腻,胎呈浅灰色或灰色,器型规整、表面光润、口沿轻薄,均施满釉,釉薄而匀,在装饰上仍以光素为主,少数用细线刻花。着力于造型上的秀美,是五代越窑器物的主要特征。器物大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如:盘、盒、碗、罐、杯等。
; 二、河北曲阳窑。曲阳唐宋时属定州管辖,故又称定窑。五代时期定窑瓷器式样繁多,有罐、碗、盘、灯、盒、枕等等,胎质有粗、细之分。粗者略为发灰发黄,常施化妆土;细者洁白,烧结度好。胎体总体上较之唐代轻薄,器型与唐代比多有变化,如碗、盘口沿外撇常作五花瓣口,外壁多呈瓜棱形,圈足渐窄。釉色纯白或白中泛青,较为润亮。已开始较多出现刻划花装饰,但较简单,线条非常洗练。五代时定窑已有供官方特殊需而烧制一种“官”或“新官”字款的瓷器。
三、江西景德镇窑。五代时期景德镇主要有胜梅亭、石虎湾、黄泥头、湖田等四个窑口。其中胜梅亭窑规模较大,这些窑口的器物有盘、碗、壶、盒 、水盂等。既有青瓷,也有白瓷。青釉色调偏灰,白釉色调纯正,多用叠烧,器内外均留有支钉烧痕。五代景德镇烧制的白瓷有较高成就。为宋代青白瓷(影青)的制作及元、明、清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上述窑址外,五代时期还有河南的巩县窑和密县窑。这两个窑口主要烧制白瓷,因胎土较粗,均使用化妆土,施釉较薄却莹润白亮,特别是密县窑,此时期开始在装饰上采用珍珠地划花手法,别具一格。总之,五代时期的瓷器是处在唐代与宋代瓷业的交叉点上。其制瓷技术如原料加工、器物成型、纹???手法等都较之唐代有了改进,并成为宋代制瓷业繁荣昌盛的起点。;名作欣赏 ;高6.8厘米 盘径12.2厘米 底径7厘米 浙江省上虞市上浦演出土,上虞市文物管理所藏
茶托,是承托茶碗、茶盏的专门用具,此名始见于唐代,后或讹称为“茶拓子”,有银、漆、瓷等几种质地,其中又以瓷制音最为常见、这件越窑烧造的茶托,由托匣、承盘、圈足三部份组成。窑匠将托匣做成莲蓬状,四周围以凋谢的花瓣,藉此表示“绿肥红瘦”的夏意以助茶兴,座下为一个宽沿的承盘,呈六弧花边形的沿面上刻划着水波纹。圈足略外撇,并装饰象征性的花瓣纹,器表施青润匀净的釉,使这件造型端庄的茶托更显雅致。;高11厘米 口径2.5厘米 底径6厘米
一九七四年浙江省温州市西山砖墓出土,温川博物馆藏
壶分壶身与壶盖两部份,施青中泛黄色釉。壶身为直口圆唇,扁圆瓜棱腹,喇叭形高足。壶盖伞状,中设一宝珠形钮,盖口直壁有孔。该壶流把的设计别出心裁,流管柔曲细长,先自下越过壶底,与底足接近,然后弯曲而上高出壶口,作成“S”形。为了稳固长流,作者巧妙地在腹壁作出叶状双手气捧住流颈,富有装饰性。距流直角弧度的腹面设扁条形环鋬。鋬面贴塑片叶,纹饰清晰有致。此壶构思新颖,造型奇特,堪称五代瓷艺佳作。;通高7.8厘米 口径5.7厘米 足径5.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器作圆形,圈足,球面形盖,盖顶有一瓜蔓式钮。器、盖外均施白釉,盖内无釉,器身及盖均饰刻花莲瓣纹。底心刻有一“官”字。 带有“官”字的定窑瓷作品,传世及出土有较多作品保存,以盘、碗等造型作品居多,似此造型的作品传世稀少,相同的作品更难得见,此器造型规整,胎体薄匀,釉层匀净,制作工巧,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五代定窑白瓷佳品。;高9.3厘米 长14厘米 宽7.4厘米
一九七一年辽宁省北票县水泉辽墓出土,辽宁省博物馆藏
整器呈飞鱼形,上颚向上翻卷、上贴双眼,下颚为器口,高振双翅,鱼尾上翘,底置小圈足,器内隔成前后两室,后室置长方口。白瓷胎,坚致细腻,内外满施稀薄的青缘釉,晶莹润泽,清翠欲滴,足根无釉。整器采用浮雕工艺,饰鱼鳞和羽翅纹,双翅和鱼尾堆贴水珠纹,造型挺拔劲秀,生动可爱。飞鱼又有称之为摩竭鱼,摩竭源于印度神话,我国唐代金银器乃至五代、辽、宋的瓷器中均有此类造型。;高7.4厘米 口径4.5厘米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圆口微敛,深腹稍鼓,腹壁向下斜收,平底,圈足。腹外壁雕刻仰莲瓣三层,似一朵盛开的莲花形。器内外施青色釉,釉薄而匀,器型规整,器表光滑。五代青瓷仍以光素无纹器物为主,也出现一部份划花、刻花器皿。此罐纹饰简单,造型小巧别致,是五代时期青瓷刻花的代表作。;高13.6厘米 径22.9*18.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整体为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