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EBZ200A综掘机拐弯施工切眼及撤除安全技术办法
一、概况:
1109下顺到达切眼后,经研究决定采用掘进机拐弯施工切眼。施工切眼过程中,需要安设JD-40绞车一部进行拉放物料,需要安撤SGW-40T溜子一部、SSJ650/40皮带输送机一部配合掘进机施工切眼。施工组装硐室时还需要安设扒装机一台。工作面形成后,需要撤除掘进机、扒装机及皮带输送机,为保证设备安撤期间的安全,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准备工具:手拉葫芦:10吨2个、5吨6个、3吨2个,大锤2把,撬棍2把,剁斧2把,40T溜子链8根,40T溜子链连接头8个,钢丝绳套6根,专用工具1套,8#铁丝若干。
2、部件运输前的检查
(1)专职道工检查运输沿线轨道结合情况、道夹板连接情况、道岔情况。对发现的问题道工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方可运输。
(2)班组长和维修工检查运输线路的所有巷道,有无阻碍行车的地方,如有阻碍行车处,必须先处理好再进行运输。
3、起吊点的要求
(1)作业地点应支护完整、并且便于摆放和起吊设备。
(2)起吊大的部件(如本体部、切割部、履带部等)必须施打起吊梁,起吊梁采用矿用11#工字钢或U25型钢加工,起吊梁长度不小于2600mm,每架梁用不少于三组φ18 L2250mm螺纹钢锚杆锚固,每根锚杆用2支树脂药卷锚固,起吊梁不少于5根;起吊梁间距为1.5-2米。现场有锚梁时,可利用锚梁代替起吊点进行起吊。
(3)小于3吨重的设备部件,可施打临时起吊点进行起吊。起吊点采用2根φ18L2250螺纹钢锚杆,每根锚杆用2支φ35L400树脂药卷锚固,两根锚杆间用U型卡连接。
(4)起吊所用绳套采用双股Φ15.5mm钢丝绳,并用4个卡子一正一反卡牢。
三、设备组成部件及参数
1. 皮带输送机
部件名称 外形尺寸(mm) 重量(吨 ) 起吊葫芦(吨)×个数 驱动装置(架) 3000×1200×1200 2.99 5×1 驱动减速箱电机 φ600×2200 1.80 3×1 活动大架 3000×1200×1200 0.34 3×1 游动小车 1500×1200×700 0.82 3×1 涨紧架 3500×1200×1200 1.3 3×1
2.EBZ200A掘进机整机重量58吨,外形尺寸:1040mm×3200mm×1720mm。
部件名称 外形尺寸(m) 重量(吨 ) 起吊葫芦(吨×个数)安装方法:
锚杆用双股φ15.5mm钢丝绳,用4个相应的卡子卡牢。方法:
电工挂牌停电,切除电源后,将扒装机电缆盘圈装车。)G1=718Kg 重车重量:G2=2660Kg
矿车摩擦系数:f1=0.015; 钢丝绳摩擦系数:f2=0.15;
绞车采用40Kw绞车 绳速v=1.31m/s;
最大运输坡度为8.5° 拉回头运输距离2L=2×140=280m,
绞车钢丝绳采用φ18.5mm绳,G3=1.218Kg/m,破断力F=19950Kgf。
2、钢丝绳安全系数计算
Fmax≤F/6.5
Fmax=n(G1+G2)( Sinα+f1×Cosα)+G3×2L(Sinα+f2×Cosα)
19950/6.5≥n(718+2660)(0.1478+0.015×0.9890)+1.218×280×(0.1478+0.15×0.9890)
3069.23≥n×549.38+101.00
2968.23≥n×549.38
5.40≥n n取4
3、绞车提升能力计算
N1=Fmax×g×v
=(4×549.38+101.00)×9.8×1.31
=29508.40(w))G1=1250Kg 最重部件重量:G2=8440Kg
平板车摩擦系数:f1=0.015; 钢丝绳摩擦系数:f2=0.15;
绞车功率40Kw 绳速v=1.31m/s;
上顺最大坡度:10° 绞车拉回头运输距离:L=950米
钢丝绳采用φ15.5mm绳, G3=0.8457Kg/m, 破断力F=13850Kgf。
2、钢丝绳安全系数计算
Fmax≤F/6.5
Fmax=(G1+G2)( Sinα+f1×Cosα)+G3×2L(Sinα+f2×Cosα)
13850/6.5≥(1250+8440)(0.1736+0.015×0.9848)+0.8457×1900×(0.1736+0.15×0.9848)
2130.77≥1825.3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程序设计8 11章测试题谜底版本.doc
- C程序测验错题集.doc
- C汇总评定表.doc
- C程序设计上机指点与补充习题.doc
- C程序设计实验报告谜底.doc
- C程序设计尝试七 101614xxx.doc
- C程序设计尝试七 101614xxx1.doc
- C程序设计上机指点.doc
- C程序设计尝试指导书 版.doc
- C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级0902.doc
- 行政法学与数字时代的挑战试题及答案.docx
- 行政法制度创新的法律框架试题与答案.docx
- 行政法在新时代改革中的适应性试题及答案.docx
- 行政法学与检察制度的结合试题与答案.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交流电源噪声滤波器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仿陶瓷餐具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PVC童装拖鞋行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不锈钢电热厨具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尼龙球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