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零一五年八月五日《汉字入门》第十九集课程纲要刘克雄
二零一五年八月十五日《漢字入門》第十九集課程綱要 劉克雄教授授課
學生讀一:(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
衛wèiㄨㄟˋ指保衛國家。甲文合「囗」及四個「」會意,「囗」表示國土,士兵四邊駐守邊疆,保衛國家,捍衛領土。金文尤其形象。小篆是从甲文、金文譌變而來。備註:《說文》:「宿衞也。从韋帀行。行,列也。」
典籍所見:(1)保護、防守。《國語.齊語》:「築五鹿、中牟、蓋興、牡丘,以衛諸夏之地。」(2)擔任防護工作的人。《左傳.文公七年》:「文公之入也無衛。」
常用詞:守衛、保家衛國、防衛 警衛
板書一:甲骨文以腳印方向不同表示侍衛來回巡守。金文的囗上下仍是腳印,左右的字形演變較多。。甲骨文有的有囗字,如,外面的四個符號代表街道。左右兩邊的腳印,演變成,。合起來是,表示行走。在漢代古詩裡用「躑躕」,就是 兩字,形容左腳右腳小步的走。因古無舌上音,躑躕( )讀為ㄊㄧ,ㄊㄨˊ至今閩南話講躑躕,聲母發ㄊ(t)音,表示去散步。
學生讀二:(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
或huò ㄏㄨㄛˋ指國家。合「囗」、「戈」、「一」會意,「囗」表示範圍,「一」表示土地;戈是兵器,執干戈以衛社稷,表示武力,後來由許多小「或」合成大國,所以在或字外面再加一個大的「囗」,成為國家的國字。備註:《說文》:「邦也。从口,戈以守其一。一,地也。」段注:「葢或國在周時為古今字。古文衹有或字。」
典籍所見:(1)也許。《史記·封禪書》:「其神或歲不至,或歲數來。」(2)表示選擇或列舉。《新唐書·魏徵傳》:「今之刑賞,或由喜怒,或出好惡。」(3)泛指人或事物。《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
常用詞:或者、或許、不可或缺
板書二: ,底下的一是不成文的一,泛指土地。小篆是金文演變而來,與甲骨文相比,多了一橫,多的這一筆劃不可考究。
或是國的古字,以前的國家範圍小,多指部落。或指小國,國指大國,故加囗。小国或部落通過武力擴張或者文化同化的方式合併鄰邦,領土得以擴大,變成大國。
學生讀三:(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
男nán ㄋㄢˊ男人。合「田」「力」會意,表示男人在田中用力勞作。備註:《說文》:「丈夫也。从田力。言男用力於田也。」 古文字學者有以為,「力」是耒耜的形狀(即犁),表示人手持耒耜,耕種於田。(引備一說)
典籍所見:(1)男人。《禮記.禮運》:「男有分,女有歸。」(2)兒子。《左傳.哀公三年》:「南氏生男,則以告於君與大夫而立之。」
孫中山先生以《禮運˙大同篇》為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中華文化至今是世界上不可逾越的高峰,她的政治理想大同社會仍是我們世界嚮往和有待實現的美好的未來。選賢與能是選舉制度;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社會福利;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都是公眾為社會服務。這樣的社會無人作偷盜之事。故外戶而不閉,戶是半扇的門,隨手關門的目的是防雞狗進屋搗亂,而非防小偷,所以不必鎖,這是大同社會。
《說文》:「从田力」,力像犁田的犁,故男女二字以工作分別,男字由田力構成,女字似女子在做女工。
板書三:「故山殊可過,足下方溫輕」,可斷句如「故山殊可過足,下方溫輕」,意境更臻完美。
王維寫景詩篇常用五絕,《輞川集》裡五字一句,共四句二十字。看似簡單,實則詩字少最是難作,需在短短二十字以內,注意修辭造句與技巧,遣詞用句仔細斟酌的同時,更要以詩言志,表達心中所想之事。世稱王維詩王,杜甫詩聖,李賀詩鬼。
詩分作兩派:田園自然詩派與社會寫實詩派。田園自然詩派主歌詠大自然山水,此詩派著名詩人有王維、孟浩然、陳高和李太白。社會寫實詩派描寫民生疾苦,此詩派有杜甫為代表。
學生讀四:(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
陟zhì ㄓˋ指由低向高處走。合「阜」「步」會意,「阜」指高山,「步」為行走,表示向著高山拾級而上。甲文金文的步字,腳趾朝上,正像拾級而登。小篆與甲文、金文同。備註:《說文》:「登也。从阜步。」段注:「謂緣而步也。有層次可尋。是謂會意。」
典籍所見:(1)登高、爬上。《詩經·卷耳》:「陟彼高岡。」(2)升遷、進用。《諸葛亮.出師表》:「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板書四:左邊是阜,右邊腳趾向上,表示拾級而登。(降)左邊不變,右邊腳趾向下,表示向下走,所以降訓為下也。
學生讀五:(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
涉shè ㄕㄜˋ指徒步涉水。甲文金文中間像一條小溪,兩側是左右兩腳的腳印,表示徒步涉水的樣子。小篆从甲文金文演變而來。合「水」,「步」會意,步指行走,表示徒步過小水淺河。
備註:《說文》:「徒行濿水也。从水步。」
典籍所見:(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