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概论1-6章
这种中西文化交融是一个双向过程。一方面是中国人大量吸收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也吸收了西方的思想观念和政治体制。特别是西方的思想观念、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也吸收了不少。另一方面,正当中国人为西方的科学技术、思想观念、政治体制的涌入而目不暇接之时,西方的一些思想家则痛感西方工业社会弊病丛生,好象终日被一种无限的荒漠感所包围,不知何处是边际。何处是归宿,看不透、冲不破、走不出。他们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东方,企望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人生的意义和真谛,寻觅来自内心来自精神世界的幸福。他们从中国寻找的主要是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儒家观念。1991年1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体呼吁:“21世纪离不开孔子的智慧。” 2、明朝末年对欧洲学术文化的吸收: (1)欧氏几何及其演绎推理系统是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 (2)世界舆图使中国获得了新的世界概念; (3)火器望远镜等仪器的输入也使中国人耳目一新; (4)王征的《远西方奇器图说》是工程机械方面引进西方成果的代表作,相关术语如锐角、钝角等就是在这时奠定的; (5)康熙年间对西方技术的吸收。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 中国作为古代四大发明古国之一,它那灿烂的文化在很久远的年代,便和邻邦有了友好往来,并且由近及远,辐射向很远的地区。据古文献记载,早在秦汉以前,中国就和朝鲜、日本、中亚等地区发生了商品交换和文化交流。秦汉以后,又和西亚、欧洲等地区发生经济和文化联系。我们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在整个中古时代,中国文化一直是启动亚洲文明演化发展的文明之渊。受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是朝鲜和日本。 (一)中国文化对日本、朝鲜半岛的影响及东亚文化圈的形成 1、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东邻,中国文化在那里也早有传播,且影响显著。 中国史书提及日本(倭人),当以《汉书·地理志》为最早。此后,中国史书对“倭人”的记载可谓“史不绝书”。这说明,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往有悠久的历史。一般来说,从东汉到南北朝,中日已有直接邦交联系。到隋唐,大量日本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再加上僧侣、商人、外交官以及留日华侨子弟,都有成为中国文化东传的直接媒介。因此,自隋唐至清末,凡是中国主要的文化要素,包括文字、文学、史学、艺术、宗教、哲学、工艺科技等或迟或早地传到了日本,其中,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影响最深的有四大要素:文字 、史学 、佛教 、儒学 。除了以上四个方面外,日本的历法、文学、服饰、饮食、风俗、科技工艺等也受中国唐朝的影响。 2、中国文化对朝鲜半岛文化的影响 朝鲜是中国之近邻,接受中国文化也最早。“朝鲜”一词最早见于《管子》一书。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人对朝鲜就有所了解了。 在1到7世纪朝鲜半岛上并存着高丽、百济、新罗三个较大的王国。唐朝时,新罗打败了高丽和百济完成了朝鲜半岛的统一。在此之际,新罗派了许多留学生和政府官员来中国学习,他们回国后依照中国的宗法制度实行了全面的改革。此间,儒家重要典籍如《周易》、《尚书》、《论语》、《春秋》、等也在新罗广为流传。新罗人在治学修身方面深受中国儒家诗礼教化的影响,提倡以德治国,养性修身。 越南、柬埔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在历史上都比较早的与中国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中国文化都不同程度的传播到这些国家和地区。中国商人带去的瓷器、铜器、丝织品无疑给东南亚地区的生产工艺、生活方式、文化礼俗带来莫大的刺激和影响。如今不少专家认为,东南亚各国的发达得益于他们信奉中国儒家观念。 公元8世纪前后东亚国家对中国文化的大规模移植与受容,将东亚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字(汉字)、思想意识(儒教、佛教)、社会组织(律令制度)、物质文明(科学技术)是联成一气,形成一个在地理上以中国本土为中心,在文化上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文化圈。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势力进入东亚地区以后,这一文化圈被西方的强大和东亚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打破,但其文化轨迹却长期存在,至今不灭。 (二)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的影响 早在汉代以前,中国的器用物质文化便以商品的形式,由中亚或西亚传入欧洲。而中国与西方交通的正式打开,则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后。东汉时任西域都护的班超,曾派遣甘英出使罗马(大秦)从此,中国与罗马的贸易往来一直未断过。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忙于战乱,罗马帝国走向崩溃,这几百年间中西交往较少。隋唐宋明,中国再度统一,由于国力强大,不但陆上交通得到了恢复,海上交通也得到了发展,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 中国企业采购调查报告.pdf
- 2013企业紧缺岗位及涨薪调研报告.pdf
- 2014年8月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时事政治》.pdf
- 2012第1-2章概述.pdf
- 2015届二轮复习巩固练习(四).doc
- 2012骆驼动感品牌简介(修改).ppt
- 2016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第10讲.ppt
- 2016河南中考历史复习:第十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23张).ppt
- 2016-333333年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拉丁美洲与巴西.ppt
- 2017届高考历史压轴大题.doc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