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学生合作小组”的创建
浅谈“学生合作小组”的创建
2013年9月,我校开始运用“333”问题导学式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同时提倡老师们在各自任教的班级内建立学生合作小组,使孩子们能够互帮互学,共同进步。我们班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建立学生合作小组的。
一、小组的建立
为了使各组学生水平相当,我本着“着眼互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按照2013年7月份的期末考试成绩将学生进行了分组。我班共有71人,将学生分成了12个小组。前11个小组每组6人,第十二组5人。分组的具体操作是这样的:从第1名到第12名,分别分给第一组到第十二组,即:第1名分到第一组,第2名分到第二组,第3名分到第三组...... 第12名分到第十二组。然后从第13名到第24名,再分别分给第一组到第十二组,即:第13名分到第十二组,第14名分到第十一组,第15名分到第十组...... 第24名分到第一组。接着再从第25名到第36名,分别分给第一组到第十二组,即:第25名分到第一组,第26名分到第二组,第27名分到第三组...... 第36名分到第十二组……这样使得每个小组学生的水平相当,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的搭配比较均匀,使各小组的学生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去竞争。
二、小组的管理
小组建立起来以后,就必须得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去管理它。我班对于小组的管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各小组的总评价,另一部分是对每组学生的个人评价。
对于各小组的总评价又分为每天评价和累计评价两部分。统计各组每天表现的表格就设计在黑板的最右侧,每天到校后和课前,由当天的值日班长管理加“花”或减花。比如从早晨到校说起:学生早晨到校后除了值日生要到室外打扫卫生以外,其余同学不能无故离开教室,并且不准大声喧哗,要在值日班长地组织下有秩序地收作业、检查背诵或预备第一节课的学习用品等等。根据各组的表现,值日班长会给表现不好的小组“减花”以示处罚,给表现好的组“加花”给以奖励。还有每节课课前,值日班长都要组织学生坐好,齐声读、背一些跟当堂课有关的知识,根据组内学生的表现也要进行“加花”或者“减花”。每天下午放学后,当天的值日班长将一天中各个小组的得花总数汇总到累计评价表(张贴于黑板右侧的墙上)中,够十朵花换一面红旗,十面红旗再换一颗红五星。
每组学生的个人评价表(贴在后墙学习栏里)里有每位学生的名字,根据班级规章制度,针对单个学生的表现给予加分减分。这些班级规章制度是班内全体学生的公约,例如:迟到减一分,上课不遵守纪律被老师批评减一分,不按时完成作业减一分,做好事加分,受到老师表扬,进步的加分,每次单元考试进步的加分……
到学期末,各小组把每个成员的个人得分都加起来,这样每个同学就有了一个属于个人的考评分值。每个小组将6个同学的个人得分加起来,再和累计评价表中各自小组的分数加起来,就构成了每个小组的期末总成绩。
三、小组的奖励办法
有了分数就必须得有评比、有奖励,否则学生就会对小组考核失去兴趣从而不屑理会,直至日后班级规章制度将会形同虚设。考评总结和奖励设在每个学期期末考试后进行。按照学生个人评价成绩选出前5名为每学期优秀小标兵,要颁发奖状。再根据每小组的学期总成绩评选出第一名为本学期的优秀标兵组,并给每位小组成员颁发“优秀标兵组成员奖”奖状。另外,每学期根据学生成绩的进步幅度评选出5名进步生,设进步生奖。这样学生受奖率几乎达到了四分之一,受奖励的不再是极个别学生,而是大部分学生了,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加入小组竞争的信心和勇气。小小奖状不到一元钱,但对孩子们来说,他们却会倍感荣誉,倍加珍惜,这对他们的激励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四、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以上是对学生合作小组在日常生活学习管理方面的一些运用,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小组同样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就以数学课为例吧。在我校“333”问题导学式教学模式下,在“导学”部分中,学生们自学以后,要先在小组内提出问题并解答,解答不了的问题班内集体讨论解决。开始实行这一教学模式的时候,不要说后进生,就连一些中等学生也提不出什么问题。于是,为了激励学生提问,就在小组管理制度中加了一条,只要能够提出一个合适的问题,就由小组长统计下来,课后加1分。这样孩子们会在想为自己争得分数的欲望下,努力的尽其所能的开动脑筋想出问题。开始提出的问题多是没有价值的问题,但是在老师的适时点拨和引导下,慢慢一些好学生开始提出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价值性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了。于是在组里小组长就能对组员提出的问题进行判断,提出没有价值的问题也就不加分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孩子们也就会提问了,这是在“导学”这部分。在“导练”部分,小组合作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做完练习题后,一般都是要进行集体订正的,订正之后怎么保证人人过关呢?这时就要发挥小组的作用了。尤其在班容量很大的情况下,依靠小组内成员之间的纠错、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