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认识及建议.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改革的认识及建议

关于课改工作的认识及合理化建议 ——凤凰镇中心小学 谢 丹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育观念滞后;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普遍现象;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对于学校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乃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而如今的高效课堂课改模式就是一种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为此,一定要进行新课程改革,我认识到了课改的必要性、急迫性,自己也在课改的路上摸索实践着。 近期,我认真拜读了《高效课堂22条》一书,书中有一个灰色的笑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有一个在地震中失去了双亲的孩子,他的眼睛里盛满了哀伤,他深陷在痛苦里,面部扭曲,手里还拄着一个拐杖,可以想象地震给他带来的伤害还没有痊愈,为了减轻他的痛苦,作者问他“地震难道就没带给你一点非痛苦的记忆吗?”在这种状况下他竟然破涕为笑了,眼睛里闪烁着少年的纯真,告诉记者:有的,不用上学了。这让我想到我读书时学的一篇课文《捕蛇者说》,在文中讲述了人们为了生存,为了应付苛捐杂税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捕捉毒蛇。在地震面前,孩子们感到高兴的事情居然是不用上学,这就是在这个太平盛世之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的说法下学生最真实的感受,可想而知现在的教育体制真的是有问题的。 是的,德国哲学家费希特说的好“教育必须培育人的自我决定能力,不是首先要去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要有“唤醒”学生的力量.” 现在的教育还是功利的应试教育体制,教育只能以其内容的片面性,行为的短期性,目标的功利性制造出新一代的“伤仲永”。中国有这么多的状元为什么就不能有更多的本土“诺贝尔”呢?更有趣的是据“2007年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的调查数据,所有的杰出企业家中,没有一位是高考“状元”;在学术领域,在杰出政治家中同样没有高考“状元”,看来是我们过高的估计了状元的前途,学生在高考中的优越性并不能代表什么。既然这样,到今天为止我们为什么还要围绕着高考的分数转呢?我认为我们对学生不能只进行“何以为生”的教育,更应该对学生进行“为何而生”的教育。 自从2001 6 月我国开始实行基础教育改革之后,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这是顺应世界知识经济创新的要求,也是顺应我国 21 世纪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是顺应我国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样是顺应我国新的历史教材的变化而进行的一项改革。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设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从而教育出真正的国家栋梁。 我个人认为课改的任务是:(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