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陆机的《文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陆机的《文赋》

陆机的《文赋》 一、陆机其人及其时代 二、神思 三、应感 陆机其人及其时代 陆机,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生于三国吴永帝永安四年(261),卒于晋惠帝太安二年(303)。他出身于东吴显贵家庭,祖父陆逊为丞相,父亲陆抗为大司马,他们都是东吴名将。生于这样的家庭,陆机从小就接受深厚的文化熏陶,博览群书,“服膺儒术”。 陆机其人及其时代 天纪四年(280),西晋灭吴,陆机二十岁。他与弟弟陆云回到故乡华亭,闭门苦学达十余年。其间,写了不少诗文,声名渐渐远播。晋武帝(炎)太康十年(289),陆机与陆云一同到了洛阳去寻求功名,到洛阳之后,遍访洛阳名士。他们首先拜访的是著名文学家张华,在张华的引荐下,结识了很多名人。 陆机其人及其时代 陆机与权贵贾谧亲善,参与了文章二十四友。当时,著名文学家潘岳也在其中,陆机与潘岳齐名,号潘陆。陆机曾经做过太子洗马、著作郎等,这都是靠贾谧的引荐。西晋八王之乱爆发后,陆机又依附王室权贵成都王司马颖,在司马颖的推荐下,做过平原内史。因此,后人又称陆机为陆平原。太安二年,成都王司马颖发兵攻打长沙王司马乂,以陆机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与司马乂战于鹿苑,兵败被诬遇害。年仅四十三岁。 陆机其人及其时代 陆机是当时杰出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文赋》是他的文学理论著作。关于这篇文章的写作年代,历来看法不一。杜甫《醉歌行》有诗:“陆机二十作《文赋》,汝便小年能赋文。” 陆机其人及其时代 《文选》李善注引臧荣绪《晋书》:“机少袭领父兵,为牙门将军。年二十而吴灭,退临旧里,与弟云勤学,积十一年。誉流京华,声溢四表,被征为太子洗马,与弟云俱入洛。司徒张华,素重其名,旧相识以文。华呈天才绮练,当时独绝,新声妙句,系从张、蔡。机妙解情理,心识文体,故作《文赋》。”(《文选》P761,上海古籍出版社)只是讲二十岁吴国灭亡。 陆机其人及其时代 陆云《与兄平原书》之九云:“《文赋》甚有辞,绮语颇多;文适多,体便欲不清,不审兄呼尔否?”又说:“《感逝赋》愈前。”可见,《文赋》与《感逝赋》是同一时期的作品。《感逝赋》就是今天所存《叹逝赋》。在这篇赋的序中,陆机这样说:“昔每闻长老追记平生同时亲故,或凋落已尽,或仅有存者。余年方四十,亡多存寡;昵交密友,亦不半在。”(同上P724)可见,《文赋》是陆机四十岁以后的作品。 神 思 神思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的艺术思维范畴,这一范畴是刘勰固定下来的。刘勰《文心雕龙》专门有《神思》一篇,集中而完整论述神思的理论内涵和创造价值,规定了神思的意义。实际上,这一概念在曹植的《宝刀赋》中就已经提出(赋中有“摅神思而造像”之句),但不具有后来神思的完整意蕴。陆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并运用“神思”这一概念,但是,却最早明确阐发了这一创作理论的内容。因此,陆机是神思理论的实际创造者。 神 思 陆机充分意识到神思起始发展的特点:“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摅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浅浸。”在陆机看来,神思开展的前提是虚静。作家艺术家在进行艺术思维时首先要保持内心的虚静,使自己的思想情感保持集中。 神 思 陆机神思理论的独特意蕴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凭虚构象。由于中国传统史官文化的影响,古人对历史写作尤其注重,人们普遍推崇“实录”的创作方法,即按照事物的原本面貌去描摹、刻画,历史观念远远领先文学观念。即使在陆机的时代,这一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与陆机同时的著名作家左思就坚持这么一种态度。在《三都赋序》中,他讲到他写作《三都赋》的体验:“余既思摹《二京》而赋《三都》,其山川城邑,则稽之地图;鸟兽草木,则验之方志;风谣歌舞,各附其俗;魁梧长者,莫非其旧。”“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匪本匪实,览者奚信!”这是典型的实录!这不是文学创作的方法,而是历史写作的方法,是对王充创作观念的继承。 神 思 陆机认为,文学是虚构的。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应该做到“虽离方而遁圆,期穷形而尽相”。什么是“离方”、“遁圆”?这就要求文学创作不要拘泥于事物的表面形象,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想象。就像王元化解释的那样:“方者不可直言为方,而须离方去说方;圆者不可直言为圆,而须离圆去说圆。”(《文心雕龙创作论》,上海古籍出版社)也就是说,不求其形似而求其神似。只有做到了“离方遁圆”,才能“穷形尽相”,即准确、艺术地表现事物的形象。 清人刘熙载说:“按实肖像易,凭虚构象难,能构象,象乃生生不穷。”(《艺概·诗概》) 神 思 第二,重视和强调情感因素。神思的过程离不开情感,神思/想象的过程一直有情感参与着,没有情感的参与,文学的神思/想象不可能成功进行。陆机非常精通此理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