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有几种方式-语素与·两个人的一生合集.docVIP

·“夸张”有几种方式-语素与·两个人的一生合集.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夸张”有几种方式-语素与·两个人的一生合集

·“夸张”有几种方式-语素与·两个人的一生合集 ·“夸张”有几种方式?语素 TD bgColor=#f6f6f6FONT color=#0099cc·/FONT“夸张”有几种方式?语素夸张的方式包括扩大、缩小和超前三种、而不是大家惯常认 为的仅限于夸大。 1.扩大夸张。这类夸张是故意把一般的事物住上(高、强、快、多等)处说。如: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回延安》) 这里的夸张。极言延安变化之大。再如:只那嗡嗡的响声就有飞机场上的机群起飞的气势。(《记—辆两纺车》) 这里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纺线比赛场面的壮观。 2.缩小夸张。与扩大夸张相反,这类夸张是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低、弱、慢、少等)处说。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那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药》) “榨不出一点油水”极言夏瑜家境的贫寒。再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滂沱走泥丸。(《七律—长征》)这句诗中,把五岭山、乌蒙山分别视为细浪、泥丸,突出其 小,以显红军形象之高大。 3.超前夸张。在两件事中,把后出现的事当成事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如:他酒没进口,人早就醉了。按常理,饮酒后才可能醉,这里把本应后出现的事说成先出现的事,使“醉”得到强调。再如:抬脚上鞍,那马早已出了城门。这句夸张,强调了速度之快。这种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因而可给读者造成强烈印象。使用夸张的手法、要注意以下两点: 1、要以一定的客观事实为基础。如:他跑起来速度像宇宙飞船,肯定能拿冠军。这句夸张因脱离实际,难免给人以矫揉造作之感,2、要表述明确。如: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这句夸张因表述不明确,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 ·两个人的一生 TD bgColor=#f6f6f6FONT color=#0099cc·/FONT两个人的一生一对风风雨雨走过了60多年的夫妇死了。他们最大的愿望便是来 生还做夫妻,于是在生前约定,公元20**年7月7日晚7点在鹊桥公园的 大树下见面。他们的子女按照父母的遗嘱,把他们的记忆分别移植给 两个12岁的男女少年。10年很快过去了,两个少年已都长成了青年。他们在约定的时间 来到约定的地点,但是他们谁也不认识对方,因为他们记忆中的对方应该是另一番模样。于是他们都坐下来等,从黎明到黄昏再到黎明,记忆中的“他” 和“她”还没有出现。树上的喜鹊不停地叫着,但是“喜事”却不肯露面。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他们都坚信自己的约定,都毫不气馁 地等着。从青年到中年,直到皱纹和白发悄悄地出现,他们始终等着, 他们从未说过一句话,因为他们没有二心,只等着自己的爱人到来。转眼间60年又过去了,大树的叶子枯了又绿,绿了又黄,树上的 喜鹊搬走了,但两位白发老人仍坐在那里默默地等待。终于她永远地 闭上了眼睛。他作为她惟一的邻居在清理她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封遗 书。他打开了,看完之后,经过60年漫长等待都没流过一滴泪的他突然嚎啕大哭。他抱起她的尸体,哭声如雷。风呼呼地吹着,似乎读到了悲凉,“请把我的记忆移植给一个女孩,来生我还在这里等他。” 他反复地读着遗书。突然他把遗书丢在风里,倏地便无影无踪。他不想再浪费又一对少男少女的生命。他遗憾,为什么还要等下一个来生? 他痛苦,他决定来生他们一切从零开始,如果有缘,他们一定会相遇。等到冷静下来之后,他提起笔,写了一封给后人的信,信中是这样说的:“记忆移植本来是一件可以造福人类的好事,而我却因它浪费了大好的时光。聪明的人们哪,千万不要学我,而要把移植来的记忆用在学习、工作上,去创造财富,造福人类。”写完这封信,老人永远地失去了记忆,但他还睁着眼睛…… (选自山东省) 评点:读本篇作文,像是在读一篇民间故事——两个被移植了记忆的人, 那么恒久地痴痴地等待着记忆中的爱人,一等就是60年,那不是两尊 活的望夫(妇)石吗?那种对爱情的痴迷,对美好记忆的坚持,确实 令人肃然起敬。然而,我们又分明感到了阵阵的残酷——60年等待的 背后,是两个无辜的12岁的男女少年呀!是记忆的移植使他们失去了 人生的所有,包括事业,包括欢乐,也包括爱情。我们真要诅咒把记 忆移植给他们的人了!尽管其中的“他”最终是醒悟了,但不是太晚了么?也许是有意 追求这种民间故事般夸张式的风格,也许是为了达到最后的悲剧结局 而铺垫,文中的两个人似乎只生活在记忆之中,没有社会的任何影响, 没有两个人的任何交往,60年间,“他们从未说过一句话”,没有任 何的变化。这种描述,还是使人觉得有些不够合理。应当指出,本文 的语言表达显现出了相当深厚的功底,值得肯定。 3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