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与·倒装句中问号、叹号的使用合集.docVIP

·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与·倒装句中问号、叹号的使用合集.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与·倒装句中问号、叹号的使用合集

·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与·倒装句中问号、叹号的使用合集 ·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 TD bgColor=#f6f6f6FONT color=#0099cc·/FONT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 下面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 A.《离骚》——屈原——春秋 《阴谋与爱情》——席勒——德国 B.《喻世明言》——冯梦龙——明朝 《堂吉诃德》——塞万提斯——意大利 C.《老残游记》——刘鹗——清朝 《战争与和平》——阿·托尔斯泰——俄国 D.《四世同堂》——老舍——现代 《千只鹤》 ——川端康成——日本 2.下列对作品、作家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汤显祖,明代杂剧家,代表作为《牡丹亭》。B.曹禹、夏衍是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C.塞万提斯,西班牙作家,著有《鲁滨逊飘流记》。D.《老人和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 3.对下列作品体裁的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崔颢《黄鹤楼》——七绝 张继《枫桥夜泊》——七绝 B. 王实甫《西厢记》——杂剧 吴敬梓《儒林外史》——短篇小说集 C. 老舍D. 《茶馆》——话剧 果戈理《钦差大臣》——小说 D. 鲁迅《野草》——散文诗 郭沫若《地球,我的母亲》——诗歌 4.下列对作品、作家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渔夫的故事》是普希金著名的童话诗。B.《虎符》和《屈原》都是郭沫若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历史剧。C.狄更斯是英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大卫·科波菲尔》是他的代表作。D.《唐宋传奇集》是鲁迅辑录的唐宋两代小说选集。5.我国文学史常有将名人并称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三人。B.“韩柳”指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柳宗元。C.“班马”指历史散文名家班超、司马迁。D.“苏辛”指宋代著名词人苏东坡、辛弃疾。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激流三部曲”指的是《家》、《春》、《秋》。B.“爱情三部曲”指的是《雾》、《雨》、《雷》。C.“农村三部曲”指的是《春蚕》、《秋收》、《残冬》。D.“人生三部曲”指的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A.在唐代著名诗人中,“大李杜”说的是李白、杜甫;“小李社”说的是李商隐、杜牧。B.“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郑光祖。C.“三言”指的是《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D.“清代四大谴责小说”指的是《儒林外史》、《镜花缘》、《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 8.选出都属唐宋八大家的作品的一组BLOCKQUOTE①《六国论》 ②《师说》 ③《伶官传序》 ④《卖油翁》⑤《前赤壁赋》 ⑥《阿房宫赋》 ⑦《过秦论》 ⑧《念奴娇·赤壁怀古》 ⑨《惠崇》/BLOCKQUOTE ·倒装句中问号、叹号的使用 TD bgColor=#f6f6f6FONT color=#0099cc·/FONT倒装句中问号、叹号的使用 一般情况下,问号用于问句中,叹号用于感叹句和语气强烈的祈使句中,它们多用在句末的语气词之后。有时,由于表达的需要,疑问句、感叹句会采用特殊语序,使主谓倒装。那么,这时的句末点号又如何使用呢?是否还用在语气词之后呢?请看两个典型的例子: 例 “怎么了,你?”?XML:NAMESPACE PREFIX = O /O:P/O:P出自孙犁小说《荷花淀》的这个特定情境中的疑问句,写尽了水生嫂发现水生反常情绪时探知究竟的关切和期待,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由于表达的需要,此句采用了“你怎么了”的变式句——“怎么了,你”。尽管“你怎么了”倒装了,但它仍是一个句子,而非两个句子,它只能使用一个句末点号。所以,我们所看到的是问号仍放在句末而不放在句中。O:P /O:P例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O:P/O:P这是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中屈原的独白。三个祈使句都是倒装句,倒装以后也还是三个各自独立的句子,因此,它们的句末点号也只能点在句末的呼告语后,而不点在语气词后。O:P /O:P通过对以上两个句子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倒装句中的句号、叹号,均应点在完整的末尾,而不能点在句中的语气词后7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