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钠肽(BNP/ NT proBNP) 在心衰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现状 脑钠肽的发展史 1981年Kuroski de Bold清楚的阐述了心脏的内分泌功能 1983年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得以分离提纯 1988年,Sudoh首次报道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 1995年Hunt首先报道了NT-proBNP测定 2005年ESC/AHA心衰防治指南推荐脑钠肽(BNP)作为心衰的诊断指标 2007年写入中国心衰诊疗指南 2009年ACC/AHA非常明确脑钠肽(BNP)作为心衰的诊断指标 Clinical examination, ECG, Chest X-ray Echocardiography 利钠肽家族(Natriuretic peptide family,NP) BNP&NT-proBNP NT- proBNP 无生理活性 血液半衰期较长(120min) 血浆和血清稳定性好 清除:肾脏 肾病病人水平相对高 BNP的1-10倍 BNP 有生理作用 血液半衰期短(22min) 血浆和血清稳定性差 清除:C受体、少数肾脏及中性内切酶 受肾功能影响小 国际氨基末端脑钠肽原始数据 (急性情况): 肾功能和钠素肽: BNP的临床应用注意事项(一) BNP的临床应用注意事项(二) 加拿大免疫学科学家Kuroski de Bold钠尿肽是通过对肾和心脏功能的影响而调节血压和血液循环稳态的激素类肽。在上世纪中叶,科学家首次发现心房扩张可产生尿钠排泄。研究者在心房细胞(心肌细胞)中检测到类似在内分泌细胞中发现的细胞内颗粒。因此假设心脏可能是内分泌器官。 在1981年de Bold清楚的阐述了心脏的内分泌功能。将心房心肌细胞的萃取物注入大鼠,可观察到随之出现活跃的尿钠排泄。在注入的心肌细胞中的某些物质激发了这种大量利尿现象。 1983年,分离提纯了这一利尿反应的介质,称为心房利尿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的新型肽类。Flynn发现ANP是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结构,包含一个二硫键。 5年以后,发现了钠尿肽家族的第二个成员。在1988年,Sudoh从猪大脑中提取出一种类似ANP的钠尿肽,命名为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 1995年Hunt首先报道了和BNP等分子分泌的没有活性的NT-proBNP,之后发现NT-proBNP在心衰患者中升高,并随着心衰的严重程度浓度逐渐增高, 之后的大量研究报道明确了该项目在心衰诊断中的价值,2005年写入ESC/AHA心衰防治指南,2007年写入中国心衰诊疗指南 近几年该项目的应用不仅在心衰的诊断上得到明确,同时在其他领域的研究,例如: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危险分层,预后评估方面的应用也得到了证实 As displayed in a previous slide, the prohormone – proBNP – is cleaved into two fragments to produce BNP, which is the biologically active molecule, and NT-proBNP, the inactive fragment. BNP is the biologically active molecule that is cleared by binding to natriuretic peptide receptors (NPRs) and neutral endopeptidase (NEP). NT-proBNP, being inactive, is removed from the body primarily by kidney filtration. For this reason, NT-proBNP may not be a suitable marker for cardiac patients with comorbid renal insufficiency. Since BNP has a significantly shorter half-life than NT-ProBNP (20 minutes vs. 1 to 2 hours), it is a more appropriate marker for assessing a patient’s current ventricular status. * * European Heart Jounal,2008, 29: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使用手册.pdf VIP
- 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岗位职责汇编.doc VIP
- 东营市华凌科技办公楼的设计.doc VIP
- 2023年高考物理试卷(广东)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2《红烛 》教学实录.docx VIP
- 消防安全知识灭火器使用培训教程PPT模板(完整版).pptx VIP
- 燃料采购供货方案,燃油运输方案.docx
- 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课件 中职思想政治高教版哲学与文化.pptx
- 《燃气涡轮发动机》课件.ppt VIP
- 中小学【新教材】2024年秋沪教牛津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 1 Section4 课件教育教学资.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