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践行荣辱观典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焦裕禄,践行荣辱观典范

焦裕禄,践行荣辱观典范   编者按: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笔者通过焦裕禄生前零星点滴的生活细节追述,其热爱祖国、服务人民、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跃然纸上,印证着党的好干部在荣辱面前的鲜明选择,成为后人的一面修身明镜。      2005年8月27日晚上,刚回到家里,妻子便告诉我一个不幸的消息:“今天的《新民晚报》上刊登了焦裕禄的夫人逝世的报道。”妻子知道我曾两次至河南省拜访焦裕禄烈士的亲属,以后一直与他们有联系。   急忙找来了当天的《新民晚报》,一行黑体字标题像针刺般映入了我的眼帘:《焦裕禄夫人徐俊雅逝世》。标题下方的几行字是:“焦裕禄同志的夫人徐俊雅因病在开封逝世,享年74岁。焦裕禄同志逝世后,徐俊雅一直在兰考县工作,退休后住在焦裕禄烈士陵园附近的家中。”   当晚,久久难以入眠,脑海中思绪翻滚,一幕幕令我难忘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2000年9月30日,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第一次来到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烈士的故乡河南省兰考县。在当地乡亲的指点下,我在兰考县城找到了焦裕禄夫人徐俊雅的住所。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民宅――仅仅几间平房,与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焦裕禄烈士陵园靠得很近。在陈设十分简陋的这一平房里,我见到了已近古稀之年的徐俊雅和其孙女焦阳。   徐俊雅,河南省尉氏县人,讲一口地道河南话,退休前系兰考县人大的干部。1950年她与焦裕禄结婚后,俩人相濡以沫,感情笃厚。1964年焦裕禄同志不幸病逝时,她才33岁。在得知我来他们家拜访的目的后,和蔼可亲的徐俊雅老人向我讲述了焦裕禄烈士生前的往事:   “我和焦裕禄共同生活了十多年。我们常在一起谈工作,谈学习,谈国事,谈家务,生活过得美满幸福。   “1962年,国家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为加强农村工作,党组织决定让他重返农业战线,任尉氏县委书记处书记,他愉快地接受了。到尉氏县工作了半年后,组织上决定他去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穷得出了名的兰考县工作,他高兴地告诉我。当时我流露出有点舍不得离开尉氏的想法,因为这里是我的娘家,孩子有人帮忙照料。此时,身体有病、在数年前已被发现患有肝病的老焦对我说:‘党叫我去兰考,就是兰考需要我。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要去。’我觉得他讲得在理,便在他赴兰考县上任的一个月后,也调到了兰考县工作。   “一年冬天,组织上看到成天东奔西跑的老焦身上的棉衣单薄,便决定照顾俺家3斤棉花票。当时我正为几个孩子缺过冬衣服发愁,得知此消息高兴得不得了。他却对我说:‘救灾物资是给群众的,这棉花咱不能要。虽说我的棉衣破点,还能穿。我是领导,不能特殊。’于是,我把棉花票退回了救灾办公室。   “到兰考工作后,老焦风里来雨里去,查风口,探水情,肝病一天比一天厉害。我说了多少次让他到医院去看看,他总是说:‘现在工作忙,过一段儿再说吧。’眼看老焦的身子一天比一天消瘦,而对工作他却一天比一天抓得紧。在病得不轻时,老焦仍坚持自己动手写文件,这是他多年工作中已养成的习惯。他常说:‘重要文件不能委托秘书去写,特别是讲话,作报告,更不要别人写好,自己在那里干巴巴地念。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呀。’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同志因病不幸逝世。在他弥留之际,见我哭成泪人,便对我说:‘俊雅,不要哭,你要坚强,要听党的话,好好学习,好好工作。――这么多年,你跟着我没少操心,受罪。咱们还有两个老人,六个孩子,这担子现在压在你一个人肩上了。困难会有的,领导上会照顾的,但你不要给组织上找麻烦。’在老焦与世长辞后的几十年里,我一直牢牢地记住他临终前对我的这番嘱托。”   焦裕禄的夫人徐俊雅欣慰地告诉我:现在六个子女都已长大成人,参加了工作,都入了党、提了干。他们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和朴实、勤恳、正直、善良的优秀品德,有的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有的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有的获得人民的公仆之荣誉,有的在部队立过战功。   随后,我又拜访了住在开封市的焦裕禄的长女焦守凤、长子焦国庆等亲属。   焦守凤原在开封市总工会工作,现已退休。踏进她的家门,我想起了焦裕禄当年教育其大女儿的一些往事:   一次,焦裕禄在得知大女儿焦守凤听了同学说她衣服穿得“土”后回家不高兴,便耐心地教育她:“你应该和你的同学比学习,比劳动,比尊敬老师,不该比穿戴。”一番话说得大女儿焦守凤心服口服,从此以后她再也不讲究穿什么衣服了。   1963年,焦守凤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在家闲着。焦裕禄对她说:“现在你中学毕业了,成了咱家的‘秀才’,要不好好听党的话,你能对得起谁?”“年轻人应干点儿脏活、累活,找个体力劳动比较重的职业去锻炼,不劳动就会忘本。”在父亲的耐心教育开导下,焦守凤高高兴兴地去了一家工作较累的食品加工厂当一名临时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