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9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背景——建国初国民经济的严峻形势 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 4.结果: 5、评价: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最深刻的社会变革;遗留了许多问题。 跃进产量高! 全民大炼钢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年经济困难(59-61) 文革对经济的破坏 “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李先念 巩固练习 1、“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2、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为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开始于 A、1949 B、1956 C、1966 D、1978 3、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④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4、文革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经济机构处于瘫痪 B、国民经济严重滑坡 C、经济取得一定的成就 D、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和制度被废除 为迅速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我国从1953年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执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个重大步骤,它标志着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简单说来就是建立两大方面的基础:一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是从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薄弱的国情出发做出的必然选择;二是建立对农业、手工业以及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三改造的基础。 阅读课本归纳:“文革”对国民经济造成哪些负面影响? 学思之窗: 文革期间,国家建设的各方面工作都陷入严重混乱状态,针对这种情况,1975年邓小平刚刚主持中央工作就提出“整顿”。 整顿的内容包括:引进先进技术,整顿企业秩序,健全规章制度;坚持按劳分配;注重科学研究;对各行业进行调整。总之即实行全面整顿。 全面整顿的实质是系统地纠正“左”倾错误 它使国民经济呈现出迅速回升状态。 A B C C 明天见 * * 1840年 1949年 1956年 1966 1976 1978 2007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 文革十年动乱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一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 第二阶段: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 第三阶段:“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966—1976年)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时间 工农业生产总值 52年 57年 60年 66年 71年 73年 75年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 过渡时期是指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 1949 1956 社会主义社会 过渡时期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接收了一个贫困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 造成国民经济严峻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是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第二:是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 第三:是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49-52)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49-56) 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 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 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就是解放初期国民党留下来的基本国情。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 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 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100分) 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80分) 经济上:只能是零分 ( 0分) 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理复杂的社会经济。 恢复经济的措施 (49-52)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接收帝国主义在华资产,开展大规模的土地改革 意义: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中共赢得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通信技术-使用Cypress需要避免的5个E2E测试错误(图文).pdf VIP
- 2025年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会ppt课件(优质ppt).pptx VIP
- 中国信通院2025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指南74页.pdf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2024)苏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新征程,'心'启航——2025年秋学期开学第一课收心班会.pptx VIP
- 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 PartA(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001].docx VIP
- 良好农业规范GAP记录表格.pdf VIP
- 2025年工会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doc VIP
- 高等土力学李广信22应力和应变.pptx VIP
- 消失模铸造工艺技术的创新与生产实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