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与旅游地质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资源环境与旅游地质论文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部门户玉山、德兴两县(市)交界处,东邻浙江省。古为饶、信、衢三州之会。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因山有三峰,名为玉京、玉华、玉虚,如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列坐其巅,故名三清山,其山南北狭长,景区总面积229平方公里,  平面呈荷叶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由于长期地质地貌变化,形成了三清山别具一格的奇峰怪石、急流飞瀑、峡谷幽云等雄伟景观。三清山神奇壮丽的景观是与适宜的地质、气候分不开的,是地壳运动对地质作用长期变迁的产物。三清山在地质史上经历了14亿年的沧桑巨变,曾有三次大海侵和多次地质构造运动。   第一次大海浸发生于14亿年前的中元古界。那时三清山地区的地壳运动正处于“地槽”沉降阶段.在“晋宁运动”后,才结束了地槽式沉降历史,地壳开始逐渐回返上升,出水为陆,三清山地区进入相对稳定的“地台”阶段。此后地壳仍有升降,只是沉降速度和缓,范围广阔。   在距今6亿年前的震旦末期,发生第二次大海浸,海水浸没达1.6亿年之久,一直延续到奥陶纪末期。后经奥陶纪末期的“加里东第一幕”造山运动,三清山从此完全脱离海水环境,不再接受沉积。   在距今4.4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发生第三次大海浸, 直到1.8亿年前,侏罗纪晚期与白垩纪,三清山区域内发生异常强烈的造山运动,即燕山期运动,并伴随有大规模的酸性岩浆浸入活动,从而奠定三清山构景的地质基础。   在距今二三千万年前的年代里,相继发生喜马拉雅期的造山运动,即新构造运动,山岳大幅抬升,伴随水力侵蚀作用的强烈下切,使地势高低差悬殊,形成了峰插云天,谷陷深渊的奇特地貌。历代宫观建筑与雄险奇秀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异彩纷呈,钟灵毓秀,故有“天下第一仙峰,世上无双福地”之誉。 三清山[1]集天地之秀,纳百川之灵,山的东南麓水连三清湖,山光水色,溶洞奇石,美不胜收。所以说三清山风景区的形成,可说是大自然的杰作。 宋尤其是明以来三清宫等道教建筑依山水走向,顺八卦方位,将自然景观与道家理念合一,方圆数十里,道风浓郁,有天下第一露天道教博物馆之称。  三清山历来是道教胜地。相传明建文帝称赞它为“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三清山的兴衰沉浮,始终与道教的兴衰有密切的关系. 唐朝时道教被朝廷奉为国教,三清山的道教也随之兴盛起来,香火不断.其后,方士将化缘所得,在葛洪结庐炼丹之处营建了三清山上第一座道教建筑--老子宫观(此观被称为“三清福地”),进一步巩固了三清山在道教史上的重要地位。 北宋真宗笃信道教,奉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此时,在三清山一带开始出现成批 的道教建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方士们在天门峰的悬崖之上,用天然花岗岩雕干砌成一座六层五面的风雷塔,此塔历尽千年风雨,至今巍然不动,被誉为三清山上道教建筑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元时朝廷把道教当作控制汉民族的思想武器,道教进一步受到重视。 明太祖朱元璋特别推崇道教,张天师为全国教主,贵溪龙虎山遂成为全国道教活动中心。三清山距龙虎山仅300里,近在咫尺,传教联系也极为密切。   明朝为三清山道教活动的鼎盛时期。山上的道教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 而十大景点之司春女神则是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180余米,通高86米。整座山体造型就像一位秀发披肩的少女,默然注视芸芸众生,神态祥和。传说女神为西王母第二十三女,名瑶姬。世人认为她是春天的化身,因而又称之为“司春女神”。巨蟒出山则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峰身上有数道横断裂痕,顶部扁平,颈部稍细,最细处直径约7米,状极突兀,形似一硕大的蟒蛇破山而出,直欲腾空而去。猴王献宝位于西海岸景区西北部。猴王身高约7米,端坐悬崖之上,手捧宝物,凝神观看,憨态可掬。    玉女开怀是三清山至纯至美的象征,坚硬石峰却呈现出丰腴柔美的形态,举世罕见,造化之奇可见一般。老道拜月在日上山庄附近观赏,山体形似一老道,遥对苍穹,肃然静立,悟道求真。每逢皓月当空,老道对月虔诚遥拜。访客观之,静心宁神。观音赏曲由两座山峰构成,一为观音像,一为葛洪像。相传晋代道士葛洪有感于民间疾苦,以琵琶对天倾诉。琴声感动天庭,观音下凡探访合十聆听,留此法相。此处观音也是三清山观音三法相之一。葛洪献丹这座山峰顶部造型酷似一道士手捧药葫芦,因而人们以“葛洪”为之名,以作为对开山祖师的纪念。神龙戏松位于南清园景区一线天下。山峰石壁上紧贴这一条长蛇,眼睛紧盯着山顶上一颗松树,似乎和松树游戏,又似乎在谋划什么阴谋。民间传说这条蛇蛰伏与此,想找机会进南天门,却被守护南天门的鲲鹏发现,一直苦无良机。 三龙出海位于南清园景区,在禹皇顶观赏,气势最佳。三座造型奇崛的山峰,状如三条巨龙,从山谷中腾身跃起,横空出世于云霄间,大有破空而去之势。蒲牢吞月原名海狮吞月。蒲牢是传说中龙生九子中的一子,喜欢鸣叫,是种瑞兽。此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